《三国演义》最悲惨的女人:刘安妻
公元198年,吕布攻破刘备驻守的徐州城,刘备抛下妻子,匹马仓皇逃窜。途中,他来到了猎户刘安的家中投宿,刘安听说来人是刘备,便说想要打一些野味来款待他,可是上山后,却没有打到野味。
无奈之下,就把妻子杀了,炖给刘备吃。刘备问:
这是什么肉?
刘安却推说:这是狼肉。
刘备饱餐一顿,美美睡了一觉,第二天,去后院牵马准备离开,却看见一个女人死在厨房,胳膊上的肉都被割去了,这才知道昨天晚上吃的是刘安老婆的肉。
刘备很是伤感,投奔曹操后,感慨地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曹操,曹操有感刘安公义,就让人送了一百两黄金给刘安。
这件事情,在现代人看来极为残忍、匪夷所思,而在《三国演义》作者笔下,却写得自然又正面。
那么为什么刘安要杀妻招待刘备?作者及其笔下的曹操又为什么对这种行为持赞赏态度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在《三国演义》第十九回,在刘备去刘安家投宿前,作者做了个铺垫,“玄德依言,寻小路投许都。途次绝粮,尝往村中求食,但到处,闻刘豫州,皆争进饮食。”
也就是说,刘备所到之处,老百姓争着献出自己的食物。当刘安看到这位贵人来到他家,想必也是激动不已,无奈家里连个荤菜也没有,于是用妻子做了一顿大餐。
显然,作者杜撰这个故事情节,是为了烘托刘备施行仁政后,得到群众拥戴的形象。让刘安作为广大拥护刘备的民众之一,其行为不过是个注脚,一个具体的例子而已。焉知道,危难来临时,刘备刚扔下妻子,自己溜之大吉,仁或不仁,恐怕要让读者自己判断。
当刘备知道自己吃了刘安妻时,被刘安的行为感动到流泪,但是对这位无辜死去的女子却并没有感怀愧疚,或者亲自安葬什么的。可能,他还暗自窃喜自己得人心,于是把事情报告了新盟友(联合抗击吕布)曹操。
曹操听说后,态度是感动,赞赏。而且作者塑造的刘安人设还是位胸无城府的少年,好人。他很孝顺,第二天刘备准备离开,刘安说自己家中还是老母亲,不能远行,并未随刘备一同去奔个好前程。这样一个忠义孝顺、不求显贵的年轻人(其家一少年出拜,问其姓名,乃猎户刘安也),却能不动声色杀妻烹煮,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存环境了。
据 《三国志.魏书》记载: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葚,袁术在江淮,取给蒲瀛,民相食,州里萧条。
《三国志.魏书.王旭传》也记载:汉末,黄巾贼起,天下饥荒,人民相食。可见,常年的混战,民不聊生,造成了残酷的人吃人现象。
曹操的手下有个叫王忠的名将,常常吃人肉,并引以为傲。自豪地把坟墓里的骷髅挂在马鞍上,骑着马,到处跑,开心炫耀。
可见,乱世中,人性沦丧,社会病态。把杀妻待客的血腥行为,作为讴歌仁义的例子也不足为奇了。
而这位命运悲惨的女人,无名无姓,没有人问过她的意愿,没有人关注她的感受,没有人在乎她是如此的年轻就惨死丈夫刀下。在父系社会古老的观念里,在曹操、刘备这样的社会精英眼里,在刘安这个年轻的丈夫眼里,她毫无地位,贱如草芥,就如同家畜牲口,任意斩杀。
那刘备到底知道不知道这是人肉呢?既然当时社会混乱到”人相食“的地步,刘备曾经品尝过吗?《三国志》中就写下了刘备所部在广陵的时候因为粮草不足,吏士大小自相啖食。而刘安告诉他是狼肉,他真的以为是狼肉吗?作为带兵征战多年的将领,可能食用过狼肉吧,据说其肉煮熟后味道鲜美,一点不像生吃时的腥臭。
作者让刘备问了,这是什么肉。说明,他有怀疑的。可怕的是,你说是狼肉,那就是狼肉,依然享用了一番,事后再感动地哭一场,借花献佛,犒赏了对方一笔黄金,果腹,且美名,助力宏伟大业。
而所有人仿佛都认为,那位妙龄女子,能为了成全英雄之名死去,是光荣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