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剧《瓦匠女人》
一早收到黎化老师的微信邀请,今晚7点,他创作的大型通剧《瓦匠女人》,将在通州文博中心剧场再一次上演。好开心好期待!
对这部通剧早有耳闻。自2022年9月5日该剧在南京江苏大剧院展演以来,已经获得无数好评与点赞。省常委、省宣传部长对黎化编剧创作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把此剧打造成南通建筑之乡的名片。
作为南通送演的优秀剧目,《瓦匠女人》赢得了观众们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而那些泪光盈盈的沉心静默,和发自内心的欢笑声更是被整个剧情代入。瓦匠女人就在我们身边,这就是发生在我们生活里的场景和故事,逼真贴切得让人热泪盈眶。
真是笑中有泪,泪中欣慰。刚刚泪目了,一会儿却又笑出了声。观演的人是不是一个个都精神错乱了?实在是故事剧情太跌宕,演员们的演技太精湛。加上原汁原味的通州土话、诙谐幽默的通州普通话,让整个演出环环相扣,精彩纷呈,不由得你不赞叹。
《瓦匠女人》,让我欢喜让我流泪,让我在乡土的记忆里沉醉。我的父亲不是泥瓦匠,但是他也随建筑队伍外出,做过几年农民工,风霜雨雪的工地生活是他生命里最艰辛的一段经历。
我的三个表弟,两个是油漆工,一个是钢筋工,他们都是建筑队伍的一员。虽然后来都做了老板,但他们刚刚踏入社会,外出打工时的场景就是《瓦匠女人》的第一幕。
刚过元宵节的汽车站台,寒风瑟瑟,依依惜别的人群中间堆放着各种蛇皮袋包裹的笨重的棉被,土得掉渣的盆桶和陋质的行李箱。冻得发紫的嘴唇上面,冻得发红的鼻子吸溜着,哈着手,跺着脚。
那些故作轻松的玩笑话,还没有传到耳朵,很快就在冰冷的空气里冻结了。即使还是在正月,每个人的脸上看不出什么笑意。元宵节意味着离别,怎么高兴得起来呢?
虽然不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送别,但亲人之间的牵肠挂肚从汽车发动的轰鸣声里,就满满地拉开了情绪。剧幕伊始,就勾起了我记忆深处的痛。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但建筑之乡的风都知道,外出打工,不是游山玩水的旅游,意味着背井离乡,是要挣工钱的。年底回家,人工做得越多,工钱工资也就越多。父母妻儿一年盼到头,拿钱过年是最幸福的事。
《瓦匠女人》是编剧,是故事,更是我们的生活。现在成了舞台上最震撼的表现力,成了黎化老师笔下的艺术。观看此剧,有盈盈的泪光,有开怀一笑,更有满满的正能量,散发着瑰丽的地方人文艺术之光,让我们意犹未尽,回味悠长。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