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念”升起时该如何对治?

六祖惠能大师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这个公案故事大多数佛弟子都听说过,但是现实中却少之又少的人达到这种“心不动”的境界,不要说做到“心净”了,就连做到“静心”者都寥寥无几。这也是“修行人如牛毛,成就者如牛角。”

如何才能做到“静心”而不被外境所迁呢?我曾经读到这样一个典故。有一个出家人一直很烦恼,自己打坐的时候总是无法集中散乱的心,他觉得是周围的人在影响他,于是他决定一个人到山里去修行。

到了山里总算是没有人打扰了,他感觉心境也很平和,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清净的修行了。正当他坐在树下开始打坐时,听到一只鸟开始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他也曾试着把鸟叫声赶出自己的心外,但总是办不到。想把鸟赶跑呢也没有办法,最后他觉得是大树把鸟招来栖息的,所以他决定去找个没有树的地方去打坐。

他来到了草原再度开始打坐,但是他忘了,草原上虽然没有树、也没有鸟栖息鸣叫,却有很多虫子。每当虫子叫时他就会拍一拍地,但那样也只不过会使虫子安静几秒钟便又开始叫了。于是这样反复了几次,他又开始觉得这一切难以忍受,他心想这里也不适合打坐,我要去找一个没有鸟和虫子的地方。

他继续边走边寻找,直到他走到了一个池塘边,这里及没有树也没有虫子鸣叫。于是他开始打坐,当他坐下没有多久,就听到青蛙开始叫了,继而又听见潺潺的水声,这时他知道没有一个地方是绝对安静的。于是他决定从自身想办法解决,他把布团塞在耳朵里,这下子终于听不到外界的声音了。他继续打坐,几分钟后他忽然间听到一阵阵的鼓声,可当他取出布团找寻鼓声来源时,鼓声却消失了。但是把布团重新塞到耳朵里鼓声又有了,这时他终于明白了,这个鼓声是自己的心跳。

于是他不再打坐,沮丧的回到寺庙了,他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打坐参禅的修行材料,就准备放弃了。寺庙里有位得道高僧知道了他的烦恼,就告诉他:你的问题不在于声音的干扰,而在于你的心被声音所动。这个出家人听了这句话后才有所醒悟。

其实,干扰我们的并不是所处的环境,而是我们的心被现象所迁动。

禅宗的一个公案就讲到,一个小和尚和师父在路上行走的时候向师父请教:“为什么我每次想要禅定的时候总是心神不定,各种念头起起伏伏的,而且每当想要按住这个念头的时候,这个念头又跳到另一个地方去了,就像是猢狲一样四处乱跳想要抓也抓不住。我要怎么做才能平息这个念头让自己定下来呢?”这时,他们刚好走到一条河边,于是师父指着河面对他讲:“你为什么总是想要抓住那个猢狲?你看这个水面,风吹水面自然成纹。风一吹水面自然就会出现涟漪,起起伏伏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你不要总想着摁住它。”

这个公案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我们的念头就像河水一样奔流不息,水面也是不可能平静的,因为风会吹皱它。那么风又是什么?就是我们历经的种种境,我们人生总是在不同的处境里,这个境就像风,我们的心就是这个河水,风一吹我们这个心也就是当这个境一来,也就是水面开始泛起波澜,我们的心就跟着波澜走了,这也就是“着境”。如果能做到不为境迁也就能如如不动了。我们修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也即是种种的境。比如表扬我们那是“风”,冤枉我们那也是“风”,有的人贬低我们、诋毁我们那还是一种“风”。如果我们能做到别人诋毁我们的时候也不觉得是在诋毁我们,人家在称赞我们的时候也不觉得他在赞美,这个时候这个“风”就不存在了。

著境生灭起,离境无生灭。如果我们佛弟子真的能认真的听懂当代住世佛陀说法的《心动著境即是魔,随缘分别则无定》法音,并且照着里面讲的一条一条返观自省,那么今生必定能了生脱死成就有余。

多持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7847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