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育需要这样的拨乱反正
今天上午的第一场讲座听得我惊出了一身汗。
听课笔记梳理:
五光十色的教育思考:
关注一代人还是一个或几个人?
孩子受了好的教育,是谁受益?
成才还是成人是什么关系?
新生代的保护和成长如何权衡?
教育的“用心”和教育“操心”有何异同?
教育成果可以预期吗?
感悟:北京师范大学郑新蓉教授的开场问题串,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迅速地激活了脑细胞。老师让我们每一个都从中选出一个最能触动自己的一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与见解。老师们都被这当头一棒敲得有点儿晕,没多少敢回答问题的。于是老师挑了三个学员谈谈第二个问题,让大家思考“孩子受了好的教育,是谁受益?”这样一个问题。第一个回答说是对孩子,第二个说是对家族,第三个说不仅仅是那两个方面,更多的是对未来的社会,未来的我们,可能我们的退休工资能不能按时发也跟这些孩子有没有接受好的教育有极大关系。很显然老师很认同第三个学员的回答,之后她又补充说,“这些孩子受了很好的教育影响着我们社会的整体环境,或许他们中的一些人就是那个我们在生命最后告别的人,他们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着我们是不是在人与人的温暖交往中离开世界的,或许他们就是我们在离开这个世界时感受到的最后一丝的温暖的传递者。”是啊,一个社会的教育辐射与教育效果直接决定了这个社会的整体环境的质量。我们这些育人者不能只站在功利的角度去成就极少数,而应该把目光辐射到全体公民质量的提升上。
(一)论孩子的天性
教育朴素的事:让新生儿(代)适应竞争又文明的社会,让他们通人性、知尊卑、能够运用符号和工具,习得思维的可表达性和可沟通性,活出人己满意的样子。
儿童天真与家庭教育(黑格尔)
天真的无规则状态,尽管赋予了儿童无限的可能,但也使儿童始终处于自我的特殊性和偶然性之中,因此还是一个自然的个体,尚未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对每一个儿童来说都必须具有被抚养和接受教育的权利,只有经历这个养育的过程儿童才能从自然的生物成长为精神性的个体。
黑格尔论教育
教育是一门伦理的艺术,教育的过程是使儿童从自然的个体成长为国家公民的过程,它通过对儿童自然性的去除和个性的改造而使儿童获得普遍性的伦理规定。教养而获得的自由不是任性的、为所欲为的自由,它必须成为一种自我实现的精神。
(二)兴趣、快乐与尊严
“天性”被推崇,皆因有了“兴趣”、“快乐”和“尊严”三大金刚加持。如今儿童教育理论也有点意识形态化了。
“兴趣”的广泛和移动,是动物、儿童甚至成年人持续终身的“天性”,虽然兴趣是成长和教育的生长点,但其本身不是教育。
“兴趣”天然是和“快乐”结盟的,于是怀有“不忍”之心的师长乐见这两者如此和谐,以为这便是教育的佳境,大人孩子都乐得轻松,还能成长。
教育,不是随喜随乐的事情
“快乐"其实是与当代儿童生活的闲适和慵懒相关的。
现代家庭中,由于物质富裕、科技助力以及父母的“不忍”,孩子可以少吃很多生活之苦,快乐地满足口腹之欲和感官之乐,骨肉身心却很少经磨砺。
殊不知,学习之外的生活越是随喜随乐,学习就越不快乐;在学校,如果快乐学习也成“律令",教师便开始无所适从,随后改弦更张,例如降低难度,学着哄每个孩子开心。
成年人就是这样学会用乐收买兴趣,用兴趣连动学习,即使不学也打发时间,长此以往,错过对儿童成长剪枝儿和磨砺的最佳时间。
杜威也深知:兴趣其实是需要工作,通过苦役与贱役来实现,在这种付出和努力下,兴趣才能持久,也才有可能跟责任结合,成为内在动机。
教育,不是随喜随乐的事情
“快乐"其实是与当代儿童生活的闲适和慵懒相关的。
纪律与任性(黑格尔)
教育的一个主要环节是纪律,它的涵义就在于破除子女的自我意患,以清除纯粹感性的和本性的东西。
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矫正儿童的任性,这就意味着必然引起儿童的抵抗和不愉悦感受,因此强制和惩罚就变得必要。
教育与服从(黑格尔)
服从是一切智慧的开端。通过服从,那还没有认识真理、客观事物和还没有以它们为目标的、因而还不是真正独立和自由的、不如说不成熟的意志,就在内心认可了从外面来到他那里的合理的意志并使它逐渐成为自己的意志。
赫尔巴特论严教
“事情被一些老教育家搞了,他们迁就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谈话与游戏,而不是通过唤起持久与增长着的兴趣来使应当进行的学习为学生所接受,假如这样地把学习意图看成一件必然的坏事,并把那种使学生尝到甜头的做法视为使学习可以接受的手段,那么一切观念都混了,而青少年在这种松松垮垮的活动中得不到他们本来能够得到的收获。”
基于专业判断,对学生提出严格严厉的要求,是教师的重要责任,也是成为恩师的重要前提。
(三)不可言说,是教育的最大秘密。
“言”,若是只传递知识和信息,自然可以口若悬河酒滔不绝,但涉及对儿童的心性和行为引导,“言”其实是最深的功夫。
更多的应该是“言在内心”,即明晰自己的教育意图和策略,而不是一股脑地讲自己的用心、好意以及原则的准确性:要有孩子“可能听不懂”、“可以听不懂”的预判,不然教育就简化成了“讲道理”了。家长者的“言”,常常是浑沌饱满的个人经验,与具体成长情景交织在一起的,是子代几乎“听”不懂、也不愿意听的。
不被理解的教育意图是最深远的,教育的具体任务可以告知学生,但百年树人的教育期许是深藏在教育者心中的,不可随时言表。
教育是持久战,无论在家庭还是学校,都不要以取悦孩子为本,实时而教,相机而行,明明知道孩子当下的不懂事、不明白、不领情,也要坚持你确认的教育主张。
身为师长,切忌把"为了你”、“为你好”挂在嘴边。切记,让孩子感受父母和教师的辛苦,并不是真正的教育。
用心的教育,必然是立足于身教和时机。
感悟:郑教授对孩子“天性”的阐释与界定,让我如当头棒喝,豁然开朗,惊出一身冷汗。反观我对孩子的教育,一味儿地迷信“自由的孩子最自觉”,总想着要保护孩子的个性与天性,却从来都没有认真思考过“天性”是什么,“自由”是什么。根本就没有界定过清晰地概念就盲目地去践行一种自以为是的教育观,以致于将两个孩子都培养得个性十足,却,并不能很好地遵守规则,也没有什么抗挫能力,还总是极端地韧性。妞妞身上简直有太多的猴性,不愿受任何约束,极不守规则,还极其地韧性,总是追求享受多巴胺的快乐,拒绝内啡肽的持久幸福。
已经那么大了,荒养了那么多年,但愿一切还都来得及。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