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805】该离开时,就坦然离开

【1】@六神磊磊

好些天没上了,来说一说最近的狗咬人、人打狗的事。
狗咬小孩的事,事关文明。透露一个我研究了多年的秘密吧,这件事很有代表性,发现没,我们很多人的“文明”有个特点:越小的范围里越文明,越小的圈子里越文明,越大的圈子里就越野蛮。
如果这个家是三十平方米,那文明就出不去这三十平方米;如果这个家是养猛犬的三百平方米,那文明就出不去三百平方米。反正适用范围永远只有那么大。
一人一狗的时候,我们很多主人现在已经文明极了,进化到三体人的水准了,狗狗文明进食,文明如厕,文明交配,给狗选对象比给自己选对象都仔细,自己要交配,刷刷软件、上上夜店胡乱就选了,狗的对象却不行,千挑万选。对狗像对家人一样,甚至超过家人,对家人尚且大呼小叫,对狗绝没有;人都不体检,狗要体检,每个月要驱虫,人有谁每个月驱虫的?而且动不动就检查血常规,皮肤刮片,耳道分泌物,自己的耳道从来都是一把挖耳勺搞定,狗狗的耳道经常查。文明不文明?文明极了。遥遥领先。
然而这种文明,它文明不超过两三个人,文明不过三十平方米。在自己家里极其文明,可一到家门口就差点;到了楼道就更差,屎尿基本上随意了;等到了小区,就已经接近蛮族,扒个小孩不算事了;等到出了小区上了大马路,那简直就是洪荒时代,仿佛他放的不是狗,是野犬,是斑鬣狗了。
这真是咱们一种非常奇特、非常神异的现象:文明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起作用,一旦范围稍微扩大,这种文明就会瞬间崩塌。
你看最近发生的许多事,几乎每一件都是这种“文明不超过三十平方米”的深刻体现,三十米外,一片蛮荒。
比如平时在家里对待小孩,搞亲子,卧槽文明极了,可谓博采世界文明众长,一会儿蒙特梭利一会儿华福德一会儿哈虎文钵英,早上大提琴晚上背古诗词,一会儿唱首moonlight一会儿呼作白玉盘。
可是出了三十平方米呢,到了小区,到了户外,到了海边,立刻回归蛮荒,丧尸一样。别人家的四岁小姑娘在危险的地方站那么久,愣是没有一个人问一下帮一把,现场没有人来人往,只有丧尸赶路,仿佛人人都特着急回家去蒙特梭利华福德。
城里这样,乡里也是这样。乡里的文明,常常是仅限于一小家、一小户,或者一个姓氏、一个囤组。大家的有借有还、有来有往、要皮要脸,都限于这个极小的血亲乡土范围。但凡稍微扩大到异姓、外乡、路人、游客,尤其是什么翻倒的货车、来露营的摇滚乐迷,那就是异族一般,不配共享文明,呼啦抄大家抢他娘的,孩子妈快来这个帐篷旁边没人。
还有,不但行为上是这样,三观上也是这样,思想的文明水平也会随着区域的扩大而急速崩塌。说起自家身边的事,张三打了李四,赵六讹了王五,陈七是吃饭逃单的行家,周八是开房不买套的惯犯,论起这些是非都懂,仿佛都明理,完全一个标准的文明人。
但讨论的事情范围稍微一扩大点,涉及到公众、社会、阶层、群体,就开始荒诞不经,思想观念也渐趋野蛮,动不动挂在嘴边的就是“都枪毙”“都打死”“狗都杀光”“某某地方人都是垃圾”;等到讨论起国际局势,那就像下了降头一样,成了完全的彻底的野蛮人,其麻木、封闭、愚蠢、嗜血而毫不自知,比上个世纪此时的许多同胞还不如。
注意到没,因为长久以来的“文明不出三十平方米”,人们都已经被深深地规训了,烙印在骨子里了。为什么办事必须找熟人?为什么到哪都爱认老乡?为什么有事都要约了私下里谈谈?因为文明的规则只在熟人里通行,只在乡土里通行,只在一对一的小圈子里通行。但凡一扩大,人人都像光着屁股拿着木棒在原始丛林里,惴惴不安,搞不好哪里一只猛犬跑过来把你小孩咬了,还怨你走路不看道。
我之前看金庸小说,就特别好奇那个峨眉派,按道理是最文明的,姑娘们私底下文文净净,语言清爽,不说脏话,酗酒闹事从来不沾。但她们的文明,好像只有私底下管用,在方寸净室里管用,一到了江湖公开场合,上了英雄大会,立刻就跟野蛮人一样,丐帮的也要弄死,明教的也要弄死,连调侃她们几句的路人也要被炸弹炸死,就连武当派这样一个老好人也得罪她们了,周芷若大手一挥要干死武当二侠。
以前我年纪小,不懂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有这种死活都放大不了、普适不动、推及不开的文明呢?
现在终于懂得是怎么回事了,都是狗事呗!

 

 

【2】@Sagihara_Mio

网上分不清动物福利、动物权利、人权、权利、福利这些概念的人太多了,偏偏又很喜欢标榜自己理性,一开口就是动物不该有人权,但特么哪怕是声名狼藉的peta,他们主张的也是“动物应该享有(动物的)(自然)权利”,而不是“动物要有人权”。更何况在网上大部分人主张的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动物*福利*,甚至还只是在呼吁反虐待的立法这步,您博一些人就开始混淆概念了。
讨论任何问题至少都应该精准用词,嫌弃呼吁动物福利的人诉诸同情而失于理性的人,首先自己也别一讨论具体收容措施就使用“动物不享有公民权”之类的说法吧,这也是唤起人先验的道德反感,属于狗哨发言了。
———————————————————
以下是相关法哲学概念辨析:
人权指的是人生而为人就享有的自然权利,不必依赖法律、政府和社会的承认就天然有其正当性,例如奴隶制度下的奴隶就算在实证层面上没有被法律承认其权利,但他们依然因为生而为人而享有普世的人权,剥夺他们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的权利是不正当的。
上面是人权的自然法逻辑基础,权利是固有的、不可剥夺的,在实证层面上,理想情况下应该通过一系列国内/国际法律确保每个人免于受不当的干涉。而在非理想的社会中,是否拥有权利,也意味着一个人在遭到侵害时是否能够寻求救济。
动物【权利】(right)的论述逻辑也是从动物是否享有自然权利出发。提出了“天赋人权”的卢梭认为动物也应当享有自然赋予的权利,功利主义学派奠基人边沁认为动物的快乐与痛苦也应当被计算在社会功利之中,给动物带来痛苦在道德上是不正当的。而当代的功利主义代表哲学家彼得辛格则激进地认为人和具备感觉能力的动物应当在道德上被平等对待,仅以人类利益中心考量如何对待动物是一种物种歧视主义。
看到这里一些人可能就要反驳这不就是给动物赋予人权了,但是论述动物应当享有自然权利,指的只是权利的正当性来源和道德意义上的考量,而且人权和动物权的区别在于其范围、性质和实现方式必然不会相同,人权包括生命与自由的权利、不受奴役和酷刑的权利、意见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工作和教育的权利、发展的权利等等等等,说给动物赋予人权,就是让它们得到同样的法律权利,想也知道这是什么暴论,概念混淆到离谱了。
再说动物【福利】(welfare),区别于动物权利,虽然动物福利也关心对动物的健康和福祉,主张用具体的社会政策或措施照顾和保护动物,尽量避免它们在人类活动中的痛苦,但当下说动物福利的时候,并不一定意味着要给动物赋予权利,往往是以人类的物质或情感利益为中心出发,强调对动物的善待和合理利用,而非以动物的利益为中心进行道德考量。
在法律层面来说,目前大多数国家有动物福利相关的立法,动物的法律地位是作为人类的财物或者物品,在此基础上得到保护。但也有一些国家的立法思路带有动物权利的倾向,例如德国和奥地利的民法典中都有“动物不是物”的相关表述,动物并非如传统一样被视作财物,但当然也没有被视作人,就是作为动物的法律地位。
现在大部分争议往往围绕着具体对动物采取何等措施展开,但无论是主张动物福利还是动物权利,在探讨具体措施时核心的关注点都是不应让动物遭受*不必要的*痛苦,当然关于如何定义“必要”分歧非常大,有时会非常挑战道德直觉。动物法学界的一个持续争议的话题就是应该基于动物福利还是动物权利,而在实践中目前大多数国家的立法是基于动物福利的,对于动物权利则持有一种谨慎的态度,倾向于回避争议。
例如将动物作为食品来源或者实验对象,在动物【福利】框架下,现有的法律和政策注重如何减少经济动物从养殖到宰杀的过程里遭受的痛苦,而动物【权利】则可能激进到探讨以动物作为食品来源的正当性。而实验动物方面,欧盟有保护实验动物福利的2010/63/EU号指令,规范欧盟内部的实验动物使用,其最终目的是用非动物研究方法取代所有动物研究,如器官模型或计算机模拟;而在最终目标实现之前,实验动物的使用需要满足以下要求:有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研究的预期效益超过了动物痛苦方面的潜在风险,使用非动物替代方法无法实现科学目标。
在世界范围内,动物福利有广泛的立法,也有充分的关于立法尺度的探讨。但在大陆sns,目前辩论甚至还停留在虐待动物的正当性上。写这篇是因为很烦那些把动物福利和动物权利混为一谈,并偷换成给动物主张“人权”的话术。相关讨论给人一种信息密度很低、帽子飞来飞去、且任何一方都是没有实际影响力的清谈的感觉,但概念混淆还理性来理性去的实在让我觉得太难受了!

 

 

【3】香港自由行加加

一名来港生活五年的港漂发帖,列举5大留港原因,并指在香港生活过已经回不到内地了。

1. 职场无年龄焦虑与婚恋焦虑
香港职场非常包容,有更多的保障和平等的权力,没有人在乎年纪和催婚,一切都以能力评判。

2. 生活/社交边界感,分寸感明确
香港人面冷心热,大家也都习惯了有分寸和边界感的生活准则,办事情效率高又简洁,没有复杂的社会关系,没有其他人胡乱点评我的生活。

3. 世界美食,购物天堂
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我,在香港打卡了很多闻所未闻的异国餐厅。 这里也是购物天堂,从一线高奢到小众潮牌都很齐全,激励了我好好赚钱!

4. 交通便捷,出入方便
相较于其他通勤1小时起的大都市,我偏偏喜欢香港的“小”,通勤方便,去各个国家玩也说走就走。

5. 生活环境安全指数高
香港的法律非常健全,平日街上,港铁站内或是假日,到处都是巡逻的阿sir,安全感高。

 

 

【4】龙隐相士

记住,中国经济本质上只有一架马车,就是外贸。

房地产是外贸上下游提供无数岗位从业者们花钱玩的金融杠杆游戏,本质是投资;

基建是外贸和房地产带来财政的财富二次分配,没有外贸就没有基建;

金融是为外贸服务的,是外贸的杠杆;

消费是外贸的延伸,没有外贸就没有消费;

互联网是消费的延伸,也是金融的延伸,只有消费起来了,才会支撑电商、fintech、社交、外卖等平台服务;

生物医药、半导体、硬科技、高端制造业等本质也是靠外贸的利润升级的外贸和消费。

外贸是中国经济的一切动力,外贸开火了,飞机就起飞了;外贸动力不足,就不是飞得快不快的问题了,而是什么时候会掉下来。

 

【5】胡编去外面说中国只承认阿巴斯,跟哈马斯没有联系

 

【6】@游识猷

 

一篇有意思的论文,讨论国内直播使用的美颜工具。
👄在秀场直播行业中,美颜滤镜作为一种【劳动工具】已经被广泛使用。
美颜滤镜被形象地比喻为主播的“工作服”。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这件“工作服”是由平台免费提供给主播使用的,这对那些来自社会底层并没有条件依靠其他物质或技术变美的主播来说就更加重要。
👄“长得好看”是公会筛选主播的重要条件 。在行业发展的早期,为达到行业的美丽标准,一些主播会选择整容。
👄有了美颜滤镜之后,更多外貌普通的女孩也被吸纳进主播队伍,美颜工具是她们必要的劳动工具和从业基础。
👄美貌作为价值的来源,对一些人是先天的资源禀赋,对另一些人则是值得付出努力得到的资本。
👄 在主播打开手机准备工作时,就会面对平台为她准备的一系列数字工具,包括美颜工具。
👄 当主播加入公会(文化传播公司/网红孵化基地)时,美颜工具的使用技巧是公会培训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为了实现规模化的劳动力生产,直播平台允许女主播对自己的“美丽”进行加工或修改,并且这种行为几乎是零成本的:
一方面,主播并不会因此投入任何经济成本;
另一方面,她们也不会像进行整容手术一样,承受不可避免的疼痛与随时可能降临的风险。
👄直播平台提供的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针对直播图像的“在线整容”或“实时换脸”技术。
主播可以在开始直播前就先对自己的在线形象进行包括美肤、瘦脸、放大眼睛、开眼角、缩小鼻头、挺高鼻梁、减小头围、拉高颅顶、丰唇在内的几十个身体部位预调整。
随着不同的美颜参数调整,主播可以从一个长相极为普通的路人向最受欢迎的网红形象靠近。这些美颜参数可以一键保存,作为主播每一次直播的颜值保证。
👄除了那些带着“明星梦”进入直播行业的年轻人外,在直播平台中还有不少希望借助直播渡过生活危机的女性。例如,离异后带着孩子生活的单亲妈妈,想要迅速获得收入的失业人士、残障人士,投资创业失败背负着沉重债务的弱势女性,甚至还有那些渴望依靠直播使生活回到正常状态的社会边缘人群。
对她们来说,做主播可能只是在其认知范围内觉得自己可以胜任的、可以迅速使其摆脱当前生活困境的一份工作。
对这部分必须依靠直播获得收入的弱势女性来说,美颜是必须使用的劳动工具。
👄秀场直播的职业模式类似于“ 彩票经济” 。
主播的日常直播收入极不稳定,且无法预测下一次直播可以“刮”出什么奖品。
👄小主播小琪通宵直播能够获得的收入在扣除平台和公会的抽成后,经常还不够当晚的电费和饭钱。
除此之外,小琪还为做直播提前投入了置装费、设备费(苹果手机),以及用于提升维护自己美丽形象的护肤品、化妆品等。
在直播半个月后,她意识到如果不采用别的办法,想要依靠直播迅速回本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播一晚上挣50(元),还不够买脸上这些化妆品的。口红、粉底液、遮瑕膏、眼影、眉笔、眼线笔、腮红…… 这什么不是钱? 还有化妆水、卸妆水、面霜……以后我不化妆了,直播还挣不出我化妆的钱。
以后就开美颜了,不化了,再也不化了!」
👄一些主播发现自己的化妆技术远远不如美颜滤镜带来的变化明显。
主播小倩是“手残党”,经常因为化出“雷人”的妆容被观众嘲笑。
后来她索性放弃化妆,每天直播时就使用平台内置的“一键化妆”。她可以随着心情选择一键成为“元气学妹” 还是“新中式古典美人”。
相比于化妆而言,美颜滤镜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它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呈现相当稳定的效果。通常在几小时情绪激昂的直播后,化妆品(特别是底妆部分)早就氧化褪色。
如果没有美颜滤镜的支撑,大部分主播下播时都会灰头土脸。
👄需要特别注意两件事:首先,脸不要出镜头,因美颜“上妆”需要时间,即便仅仅离开一瞬间,卸妆和上妆的对比仍会被发现;其次,后面的背景不要有线条的装饰物,因为瘦脸功能会一并将这些线条“折弯”。
👄美颜滤镜消弭了平台劳动者的外形差距,降低了平台劳动者入行的经济投入成本,也弥补了其中一些劳动者逊色的化妆技术。除此之外,它更加打造了劳动者对于自身“微名人”身份的想象。
对于很多女主播而言,“佩戴” 美颜滤镜是属于她们的一项“尊严”。
按照小妮的话来讲:“我不接受把非美颜照片传上去。在这个平台上的我应该一直是美丽的。我更不会轻易地素颜直播。那是我的尊严。”
👄主播小婷由于丈夫突然失业,家里老人重病,背负着经济压力的她刚生产完没多久就开始在家里直播。她给我们发来了照片展示她的真实生活环境:杂乱的奶瓶、尿布、孩子玩具、装满药品的盒子和袋子堆满了镜头外的狭小空间。
小婷刻意将美颜调整得很夸张,以掩盖自己尚未恢复的身材。她通过网购买了一些均价不超过50 元的衣服。这些衣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质感很差但是很上镜。因为她发现美颜滤镜不仅能够美化人的外貌,还能美化衣服质感,模糊掉主播真实的社会阶层,缩小主播在镜头前呈现的“贫富差距”。
👄这些女主播当然知道,美颜不过是一种暂时的美化。不过,那个经过“技术操纵”后和真实形象差异巨大的线上形象确实能够为她们弥补外貌和环境的缺陷,守护了她们在数字世界中的尊严。
因为通过极低的成本获得了这样一个“新形象”,她们才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直播行业。更为重要的是,在日复一日单调而疲惫的工作中,因为美颜滤镜的存在,她们得以葆有对另外一种可能永远无法实现的人生的尽情想象和期盼。
👄作为平台外包的劳动组织,公会替代平台进行劳动力的管理,其中包括招募主播、培训有潜力的主播并将其输送给平台 。
与其他平台经济中具有中介性质的组织相似,公会将自身签约的主播作为与平台讨价还价的资源,以确保其在与同行竞争时可以获得平台优待。例如,获得更高的分成比例,或者平台授权的流量扶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会需要至少从两个层面满足平台的需求:为了实现规模经济的扩张,公会需要为平台不断“拉新”;为了获得快速的经济收益,公会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流水”。
👄实际上,很多公会对主播实行的都是无门槛招募。当本文第一作者试图通过某招聘网站应聘公会主播时,几十条求职信息均得到了公会的积极回复。这些回复中,自称是公会星探的工作人员表示只要愿意签约就能够做主播。
唯一不同的是,公会会根据主播自身的条件来给主播定级别。高级别的主播可以获得更优越的分成比例,以及公会提供的流量扶持资源;而条件不佳者则只能拿到较低比例的分成,等达到一定的直播流水时,才能获得公会的流量扶持。
👄A 公会的星探老白认为“只要是个人就能播,不用担心颜值不‘达标’,我们怕的就是没能招到足够数量的主播。开了美颜,没有丑人”。
👄A 公会要求新人主播在直播时必须开美颜,且不得随意在直播中关闭美颜。所有的新主播在完成签约后都会收到数张“美颜参数调整建议表”,它们凝聚了A 公会多年的经验。
不同的美颜调整建议对应着不同的直播平台。以针对直播平台M 的美颜指导为例:它建议磨皮最好不超过60%,可以让直播画质看起来恰到好处的真实;瘦脸可以打开40%-80%,这样可以让脸型上镜好看又看起来没有攻击性;而对于鼻子的调整参数则建议可以直接拉高,因为网红鼻通常都是山根明显、鼻头小巧,大部分普通人的鼻子显然离“达标”还相差太远;头肩比一定要调整,因为直播镜头使得五官的体积被放大,只有头围小巧的人在镜头前才能在视觉上更加好看。
公会还建议主播选择学妹和伪素颜模式的滤镜,因为这样的模式使得经过美颜的主播能呈现出一种幼态的、白净瘦弱的清纯气质。A 公会的经纪人朵姐解释说,这种主播形象更符合东亚男性审美,更可能被观看直播的男性观众所青睐。
👄19 岁的新主播小丽脸上有一块半个硬币大小的浅咖啡色胎记,朵姐一步步指导她调整美颜参数,直到可以将她脸上的这块胎记完全遮住。
但当小丽想要将美颜参数再进一步拉高时,朵姐则制止了她:
「(直播平台)上的男性喜欢主播看起来具有“ 天然美”,气质温柔可爱,不要太有攻击性。你把美颜调整得太夸张,就会让他们觉得你长得很不自然,就不“真实” 了。当然,并没有什么真正的真实,只是你不要让他们看出来。」
👄主播并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美颜。一方面,她们需要确保自己的颜值在视觉上不能有被一眼识别的瑕疵;另一方面,她们也不能过度或者不正确地使用美颜让效果极度失真,这不利于直播变现。
对于公会来说,主播的美丽不仅应该迎合男性观众的审美,这种可经由美颜工具改写的美也必须是能够被管控的:主播所最终呈现出来的“美”在平台上应该是安全的。
换句话说,在公会的指导下,美颜滤镜体现了资本美学的一面,即美需要屈服于消费的内在性。因此,在直播时使用美颜成为新人主播需要遵守的“工作规范”,而“正确使用美颜”则成为一种审美劳动。
👄“无门槛签约—调整美颜参数—保存美颜设置”的流程确保了主播可以低成本地被大规模生产。
如果说微名人的部分魅力来自“成为自己”,美颜工具则鼓励她们不成为自己;如果说微名人召唤了个体之间的差异,美颜工具则推动了个体之间的趋同。
👄在发展和维护与“大哥”的关系时,女主播也会使用美颜来刻意隐藏自己真实的身份,并凸显自己的线上身份。
已经有两个孩子的主播小妮告诉我们,直播美颜越夸张她越感到安全,因为这意味着在线下即便碰见了直播间里的人,他们也认不出自己。
她将那个清晨6 点起来为孩子做饭、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未打扮的自己跟直播间里那个看上去年轻又时尚的自己区别开来。她说,她不希望孩子班上的老师和家长知道自己在做主播,怕他们在孩子面前议论自己。她更怕在陪伴孩子走在街上的时候,突然被直播间的观众当面认出来。她反复强调“还好有美颜,我现在的样子跟平台上的我长得一点都不一样”。
👄美颜的第二个意义是用来进行关系调节。
在秀场直播中,主播需要通过关系劳动来刺激男性观众的持续性打赏。
不过,当这些男性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他们所支持的主播身上时,他们开始渴望获得“真实”以作为对自己投入的回报或者补偿,有的男性会在赠送完礼物后要求主播关掉美颜滤镜。
他们一方面好奇自己支持的主播的颜值跟他们的想象是否一致;另一方面,他们对主播拒绝展现“真实”的同时还要求他们继续进行包括金钱、时间、情感的投入表达不满。
在直播间这样的男性气质的比拼场所中,让主播当众关掉美颜也是男性玩家对更弱势者进行的“忠诚度测试”。
当一些主播在关掉滤镜后展示出的素颜与“美颜”存在差距时,男性观众会大失所望,立刻离她们而去,主播精心维护的与男性支持者的关系也就这样瓦解了。
👄美颜的第三个意义是用来处理关系危机。
一些玩家会要求主播在直播平台之外与他们建立更深度的私人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通过微信,也可能是需要主播与他们面对面交流,甚至是发生线下的亲密关系。
对于主播来说,她们当然不希望在直播互动之外与男性玩家发生关系,但是拥有强劲消费能力的男性玩家在平台上是一种极具竞争力的稀缺资源,主播的直播质量与这些男性和她们所建立的情感联系息息相关。因此主播需要时刻与其他主播争夺这些男性观众的喜爱,处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危机”。
一些主播在感受到自己处于关系危机中时,会主动向她们要维护的重要男性观众展示不使用美颜的自己。特别是当男性观众对她们提出过分要求时,她们向对方发送无美颜的私人生活照片和视频作为一种常见的补偿方案。小妮发送过自己在家穿着居家服为孩子做糖醋排骨的照片,以显示自己作为好妈妈的一面。小丽则给想要追求她的“大哥”拍摄过自己去医院检查胃镜的小视频,以表明自己实在因为身体原因不能赴约。
一方面,主播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向对方展现自己的“真心”与“真诚”,安抚男性观众的不满情绪;另一方面,当然也是更重要的,她们需要用这种方式将已经心生离开之意的男性支持者再次吸引到平台上消费和观看直播表演。向对方展示无美颜的真实和私密的自己,也是主播给男性观众的愿景:也许下一步,他们可能真的会见面或者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
当然,这个策略并不可持续也未见得有效果。
但是主播在与重要支持者的关系中,仍旧将不使用美颜作为一种“有边界的本真”,供男性观众通过直播打赏来购买。
👄美颜不能被理解为瞬间的效果,而是持续的关系调适过程。
王怡霖,许莹琪,董晨宇.操纵“美丽”:中国秀场直播平台中的美颜工具及其关系性使用[J].妇女研究论丛,2023,(第4期).

 

 

【7】第31届中国电影学博士论坛优秀论文名单

 

【8】洛之秋

熟悉我过去微博的都知道,我常喜欢抱怨国内新闻网站格调的低下,不时就截一下网易新闻的标题或评论区。

但最近不再发出这样的抱怨了,为什么呢?因为我已经把所有简中新闻网站从我的收藏夹删除了。

起初,我担心多年养成的每日快速浏览网易新闻首页的习惯会很难改,但很快我就适应了不看国产新闻网站的生活。删除后,我再也没有主动登陆过、浏览过它们。

同理,很多人(包括我)早已有了浏览和使用微博的习惯。但如果有一天微博使用的性价比低到底线之下,是不是有可能彻底弃用呢?当然会,就如同弃用高校BBS、天涯社区一样。

网络时代一切都是瞬间、过渡和暂时,没有什么无法改变的习性。也许有一天,我们早上起来第一件事不再是使用社交媒体,而是泡一杯咖啡,听一期播客,看几篇Pocket收藏的长文。

也许社交媒体实名化的险恶,会倒逼我们重新回到另一种媒介方式获取信息,会恢复我们曾经有过的耐心和长阅读能力。我们社交网络的尺度会变小,但彼此的交流会更加真实。人的适应与进化,总是超过我们想象的。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该离开时,就坦然离开。

 

 

 本期浮世汇由  【喷嚏优选第776期】三得利汽水、优酷会员  提供支持

版权声明:
作者:cc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7926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