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评课
今天在黄小听了两节数学课,一节李艳丽老师的《口算乘法》,一节卫凤娟老师的《乘法的初步认识》。两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很不同,李老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说话干练,思路清晰,直击主题。而从卫老师的身上,看到了我的影子,话不够精炼,可能是想和学生亲切一些。
在说到教学环节,李老师的这节课由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首先她的板书很好,看出来精心设计过,再来李老师注重知识结构,纵向对比沟通20×3,200×3,2000×3,利用直观(摆小棒,计数器)促进促进学生的理解,并通过不断地追问,让学生说算理,明算理。课中最让喜欢的是开始时提出编口诀为什么不往下编,给予学生思考及用于质疑的精神,这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也让我想到前段日子去山上培训,其中卢春霞老师提到的,我们要敢于质疑墨守成规的东西,她举例为什么大屏幕的关闭键为什么在左上角,不在右下角,为什么我们的密码设置大多是6位数。最后在结尾时又回到编口诀的问题,形成了闭环。如果真的要找这节课的问题的话,那就是在让学生摆小棒20×3时,学生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后来李老师也解释了,学生刚买的小棒,接着就用了,买的时候是20一捆,所以学生直接拿了3捆,和我们的算理不符,但李老师是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人,有很强的课堂把控力,当出现这样的问题时,无法进行下去时,李老师直奔主题,找学生用教具在台上展示,毕竟这节的重点并不是摆小棒。李老师的优点有很多,比如她的备课,结合多个版本的教材,这样才能备得深,学到了20×3的计算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0×3=2×10×3=2×3×10。
卫老师的课乘法出现的太迟,我在想,如果学生一开始就列出了乘法算式时,为什么不直接列出来,然后沟通加法和乘法之间的关系,为什么非得强调让学生列加法算式,让学生回到最初的地方。另外几个几提炼不够突出,让学生说乘法算式里数字的意义,如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这些名词,学生是很难说的。再来情境图的三个问题,没有利用好,就像其他老师评的一样,没有层次感,一个问题好好的引导沟通,设计好一些列的问题和环节,接下来两个问题套用第一个的讲课模型往下走就行,只是老师的参与只会越来越少,一定是让学生多说,多展示,这也是在很久之前听过范老师的这节课想到的。
最后的评课也很精彩,姗姗老师的三个度,让我觉得会评课才是真的牛,以后还是得多读专业文章提升自己的内在。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