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James Turrell(詹姆斯·特瑞尔),与光对话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每个孩子都曾对光着迷,而我从来没有走出过这样的着迷。我喜欢把光作为一种物质材料,但是我的媒介是真正的感知。我想让你感觉到你的感觉,看到你自己见到的物件。

——James Turrell

小的时候,你会不会背着妈妈异想天开地在家里厚厚的窗帘上戳出一些小洞洞,并在大白天就拉上窗帘让室外的光射入黑暗的房间里,好似繁星满天。你凝视着那些光束,猜想和编织着光给你讲了怎样的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美国当代艺术家,James Turrell(詹姆斯·特瑞尔)小时候就干过这样的事情。成年以后,他因创作的光与空间作品以及探索光和色彩感知的装置与环境艺术而闻名。

艺术作品除了我们常见的传统画作,比如油画、水彩画、湿壁画、蛋彩画、广告招贴画、雕塑等等,还有一类作品叫做Installation art(装置艺术),是指置于空间中的物体甚至是人,和周边环境构成的具有互动性的艺术表现系统。

詹姆斯·特瑞尔的装置艺术并不以实物为主体,是一种以光和空间构成的艺术创作。他视空间和光线为画布和色彩,在感知心理学的理论海洋中,专注于探索以各种表现形式交织碰撞的光与空间所产生的非同寻常的感知和奇幻的效果,从而实现从感官体验到心灵感应的艺术启迪。

詹姆斯·特瑞尔因探索光与空间关系的一系列神奇的作品而被尊称为艺术史上装置艺术流派的先驱。

光是我们每天接触的太习以为常的东西了。清晨,当太阳用明媚的阳光,把睡梦中的我们唤醒,睁开眼睛,眼前所能触及的世间万物,就一一跳入眼中,也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

但如果我现在问你光是什么?你看到它都会联想到什么?你的内心感知会是什么?你会怎么回答呢?

早在1704年,大物理学家牛顿在他的专著《光学》一书中指出:光是由粒子组成。是一种可以被观察的,同时又能被感知和体验的、纯粹的自然元素。

在现代艺术中,画家、艺术家们都善于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技术来展现光的多种表现性。

艺术史上著名的印象派大师们,如莫奈、毕沙罗等对光线和色彩的揣摩达到极致,他们依据阳光下的现场直感,快速捕捉瞬息万变、稍纵即逝的自然光影,直接处理于画布,并以发自内心的感悟进行描绘。

詹姆斯·特瑞尔不同于印象派画家用画布与颜料来表达光的内涵,作为光与空间艺术表现的主将,他的以空间和光线为创作主体的装置作品更具独特之处。他营造的艺术空间,除了令人们身心以放松的状态沉浸其中,更能够得到来自光的启迪,让内心震撼、反思。就如同我们在浩瀚的大海中,放松地飘游于海面,在一片安宁中放下束缚,幻想光的温暖、明亮所蕴含的一切,与光对话。

一、Arizona’s Roden Crater(亚利桑那的罗登火山口)

特瑞尔最为著名的地景作品,一个标志性的大地艺术装置,被称为现代沉思建筑的巅峰作品之一,在其初建后的40多年里一直在持续地创作开发中,直至今天。

设计被启发于1974年,当时酷爱飞行的特瑞尔在飞行途中,经过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处彩色沙漠边缘时,看到了令他震惊的休眠火山口Roden Crater,火山口因其自然美景和该地区独特的地质特征令他一直念念不忘。

三年后他买下了这里,开始研究火山口和地下结构,随之,一个大胆且雄心勃勃的著名土地艺术作品启动,目标是将这个火山口改造成一个独特的灯光艺术装置和巨大的天文台,让人们体验天体现象,尤其是对光、空间和时间变化的感受。

火山的地下被精心打造了四个空间,通过凿开的一系列舱室,隧道、路径、孔洞,在浩大的空间里行成许多不同的过渡空间,并与位于中央的巨大椭圆形空间联通。

椭圆空间顶端是作为巨大入光通道的火山口碗,它和阿尔法楼梯、隧道联通。项目建成后,将包含21个观测空间和6条隧道,房间和隧道设置在一个与地质时间直接共鸣的舞台上,通过隔离和增强太阳、月亮、恒星和行星的光线,创造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自然现象剧场,提供对太阳、月亮、星星和天体事件的独特感知。

其壮观程度可能不亚于高迪的圣家堂,迷宫一般的地下工程的房间、隧道、孔洞、光环带构成并操纵了光和天体现象的表现方式,为人们创造了身临其境和沉思的艺术体验。随着天体日月星光异境易景,人们仰望就能够用肉眼观赏天空呈现的各种自然现象。

而里面的房间更是充满幻想,有一系列室内充满水的房间,有些是8英尺深的游泳池,会反射出日出和日落。

特瑞尔以光线和空间来传递创作思想,利用这个废弃的死火山实现了人们与光的互动。置于地下又连接天空并在明暗交错的光线中的观赏者,是不是有一种遁入地心又拥抱天空的神奇错觉。

罗登火山口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异想天开的大地艺术项目之一,它展示了艺术、建筑和天文学的交叉与交融。参观者以全新的、深刻的沉浸方式体验天空和天体,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 对光和空间的感知愈加深刻,是艺术家致力于探索自然世界的光和感知的标杆。

二、Sky Space(天空空间系列)

Sky Space系列作品,被认为是詹姆斯·特瑞尔艺术生涯的重大突破,从1986年的第一件作品开始,至今在全球已成功发布80多件。

在这个系列里,彻底贯彻了他的空间可以赋予人们物理感知和力量的理念以及对感知、光线、色彩和空间的开创性探索。

特瑞尔的这类作品以沉浸式灯光装置为核心,空间则都是基于天台而成,一个与天空相联的房顶孔洞,是光的通道。观者坐在凳台上,即置身于光影中,又可以抬头仰望不断变化的自然光线和技术给予的设计灯光交织,带来天地融合的境界。

无论是在日出和日落,Skyspace在一天中的任何光序光景中,都呈现着一个安静、独特、沉思的空间。

三、Mind-Expanding Installations(心灵扩展装置系列)

这个作品系列又称为Ganzfeld(甘兹菲尔德)系列,是特瑞尔最具标志性的作品系列,也是他一直在探求和发展的极具感性的艺术作品系列。

我们知道,北极探险家或飞行员在浓雾中航行时,通常会遭遇“甘兹菲尔德效应”,即当视野中的所有物体都具有相同的颜色和亮度时,视觉系统就会关闭。当这种情况持续较长时间时,人就会产生幻觉。

在感知理论中,Ganzfeld effect (甘兹菲尔德效应),是一种知觉剥夺,是大脑为了寻找缺失的视觉信号而放大神经噪声的结果。

简单解释一下,就是当一个人处于一个具有均匀、无特征的照明或视觉刺激的房间里,再加上稳定的听觉背景,大脑会开始适应这种单一感觉的输入。这种情况叫做感觉输入缺乏,将导致各种知觉扭曲,其中可能包括漂浮感、幻觉和幻视等生动的意象以及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感觉。

特瑞尔在艺术中探索了甘兹菲尔德效应,并将他融入自己的创作中,提供了一系列令人陶醉的视觉和感知体验。

在特瑞尔艺术背景下的甘兹菲尔德装置,通常涉及大型、空旷的、纯粹的简约空间。空间内设置有一个长方形切口的墙壁,它是一段楼梯的尽头,开口通向一个空房间。墙上安装着灯,灯光和色彩效果依据感知理论设计并由计算机程序实现精准控制。其中通过一个充满光线和色彩的俏皮而愉快的场景、创造出观众可以感知连续、均匀的颜色和光场的环境,来激发人们的感知,引发感官体验。

四、Aten Reign(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太阳神阿顿的统治)

2013年,詹姆斯·特雷尔在著名的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展出了他的大型艺术装置Aten Reign,一件高有85英尺的作品。作品共使用了5个相互链接的先进的巨型LED环从不同楼层照明,利用光线和色彩幻化了Frank Lloyd Wright(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古根海姆美术馆螺旋形建筑结构,以及标志性的圆形大厅,灯光和自然光逐渐变化,产生了不同颜色的渐变,形成一个色彩多变的环体。设计将建筑本身变成了作品的主场,观众在底层进行垂直角度的观看,营造出迷人且不断变化的氛围。

特瑞尔对光线和颜色的操纵既幻觉又激活光本身对人们的启示,旨在创造一种近乎精神或冥想的体验,它体现了特瑞尔对光和空间感知的迷恋。

五、特瑞尔

光影与空间技术原理

在视知觉理论中,光是核心,是直接促成视觉经验判断的主要介质。

简单地说,特瑞尔的装置艺术巧妙地利用了光线,包括自然光与人造光,人造光又包括各种波谱和颜色,基于视知觉原理对人心理产生影响,从而反映出不同于实际的视觉现象。

以他的经典三角形立体为例,用光打在墙角的虚幻三角形,是利用了光线明暗关系表达立体错觉,如同静物素描,用线条深浅描绘阴影与光照,然后通过眼睛感受到了视觉表达中的立体感,而实际上,那只是平面墙壁上的几束光的融合表达图形。

Ganzfeld装置则更深一步引入视觉剥夺原理,它利用各种灯光高饱和色彩,保持光线的饱和度和亮度的各种差异变换,实现墙壁上的切口在呈现与消失中变换。尤其当光线的饱和度和亮度保持一定时间一致时,视觉剥夺产生,完成对人们感知的心理激发。

当你进入他的装置作品时,纯色填充的沉浸式视野,会导致完全的自我深度感知知觉丧失。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种迷失方向的感觉、失去空间界限的感觉、以及一种被特定颜色或光场包围的感觉出现,甚至是灯光和颜色在你视觉中消失,空间的边缘会逐渐消失,一切都是黑色的,没有视野,看不到任何东西,也感觉不到任何东西,还会在高级视觉皮层中产生幻觉,或许是大雪,大雨、大海、浓雾或漆黑的夜晚等一切梦幻般的体验,事实上,他的所有作品都具有如此催眠的引人入胜的魔力。

在这些光与空间作用的动态过程中,除了对光学和感知心理学的理论应用,特瑞尔的设计还涵盖了大量的极为复杂的科学理论,比如动力学、视觉艺术、全息影像技术、照明技术、舞美技术、色彩学理论甚至是数学,是集大成于一体的科技艺术产品。

特瑞尔一生都在探索光作为感知媒介的无限可能性,这让他的作品展,成为装置艺术的世界级IP。为挑战观众对于想象与沉浸式体验之间的感官认知,构筑了众多的在现实中是真实存在,且可以进出其中的高科技抽象空间。

他对光与空间的关系的探索、对视觉认知机理以及人类对光的心理感知机理乃至对天空、宇宙的仰望,达到了一种纯粹的极致。

2023/10/28IL

原创作品,版权(文字、图片)所有!严禁私自转载!相关数据、个别图片来源官网、网络,侵删!

版权声明:
作者:siwei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8084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