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一双画眼吧

        我们在长江入海口的江边木栈道上看江景,天阴如鉛,水浑似浆,倒也水天一色。近处的芦苇青黄不接,远处的多艘巨轮、两艘邮轮和邮轮港的大楼组成了灰色的海平线。在临水平台上,许多人候在三脚架支起的照相机旁,似乎在等待理想中的美景出现。

        阿波唱起歌来,是多年前那英唱过的《雾里看花》:“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这是一首对看透世事纷扰既热切又无奈的歌。

        歌唱完了。我们靠在木槛杆上,听江水拍打着那些护堤石发出的轻微的声响。

        一会儿,卢先生说:“看风景倒不必慧眼,但画眼是必须的。知道画眼吗?”

        我说:“我知道吳冠中先生写过一本书,书名《画眼》。诗有诗眼,是诗中最能体现主旨的关键诗句。画眼我想应该是看画……”我找不到词了。

        阿波接过话头,说:“我理解画家在观察描绘的对象时,如何找到可以入画的东西,这时他需要用画眼。”

        我说:“这不就是发现美的眼晴吗?罗丹说过,美是到处有的,对于我们的眼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卢先生说:“对啊!美在哪里呢?苏东坡先生夜宿承天寺,夜半走入中庭,看见月光下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说:‘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又说:‘何夜无月,无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这样随处可见的平常景物,能看出它的美来,是需要发现美的眼晴的!”

        我说:“我在读《画眼》时,就觉得受到了它的启发。藤蔓爬在墙上,春天的杂树枝条,冬天落尽叶子的树枝,残荷等等都能入画。他有幅画《春风又绿江南岸》,画面是一堆黑色的曲线和一些黑点和绿点。这是他刚过春节,到江南去写生画的。人们劝他四五月份春暖花开的时候去。但在他的眼里,现在‘柳梢初冒新芽,尚未吐叶,疏疏的枝条随风飘摇,远远看去,通体呈现着朦胧的半透明的冷灰色调。这时候,春水微绿,远山偏青,湿润的堤岸带生褐色,彼此间的色彩融洽和谐,都很谦虚,谁也不欺圧谁。白墙黑瓦的江南人家就散落在这宁静和谐的水乡里,显得分外醒目。’这就是吳先生画眼看出的早春美景,其他人要到四五月才看到春天之美。”

        卢先生说:“画家的技巧,是要把看到的美表现出来。如果看不到美,技巧有什么用呢?所以对画家来说,画眼是第一位的。”

        阿波说:“我们确实应该学习吳冠中这些大画家们运用画眼,在常见的事物中是如何发现美的。这不仅是立志做画家的人必需的,对于想在平常的世界中欣赏到美的普通人来说,也是必需的。”

        卢先生说:“审美的观察力是可以学习和培养的,向前人学习审美成果和审美经验,如向苏轼、吳冠中这些美学大家学习就是很好的途径。以前我们说过感受星空之美是靠人类长期实践形成的本能,今天我们又说到了学习和培养,可见人类美感的形成和个人审美能力的提高有许多途径。”

        我们沿着木栈道慢慢地走着,寻找被忽略的美。

          2019年10月27日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8094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