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无战事》,战争本来的样子

你心目中的战争是什么样子?

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身边的朋友时,得到的答案与尸山血海无关,与王者荣耀相连(这里不仅是将游戏看做一种战争,更多的是考虑到战争带来的光荣和利益)。我知道,他们口中的战争不是现在热点的俄乌冲突,不是阿富汗战争、海湾战争,甚至不是离我们最近的对越反击战。我们这代人心中的战争更多的还是78年前,与日本法西斯的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毕竟我们对战争的初印象,多半是从电影《地雷战》、《地道战》、《小兵张嘎》这类电影里获得的。对战争的第一印象在电影的感染下留下的是一种积极而昂扬的印记,加之正义与胜利的荣光,反而让人忽略了战争的全貌。

好在追求极致的文艺工作者不断还原战争真相,让弥漫在战争之上的旖旎光晕逐渐消散。当年《拯救大兵瑞恩》还是限制级的电影,血腥的镜头把对其最感兴趣的青少年拒之门外。如今,《金刚川》、《血战钢锯岭》这类的电影用更震撼的视听效果描绘着战争的血腥与残酷。没错,战争是痛的,很痛很痛的!

另一个帮我们建立战争形象的是游戏。战争一直是游戏的主角。当年风靡一时的《红色警戒》、《星际争霸》、《帝国时代》(原谅我当年游戏玩得少),无一不是把战争作为主题的。在游戏里,我们体会到了“广积粮,多招兵,搞科技”的战争秘诀。只可惜在游戏中牺牲的每一个士兵,我们只会把他当做一笔财产损失,而不会去想如果这真是一个生命那会是怎样的可怕。在后来火爆了一款名叫《半条命》(后升级为CS)的电脑游戏,第一次让普通人体会到了战场上的“刺激”。当你在游戏中还一脸懵懂的时,你的电脑屏幕就已经灰屏了,你的“生命”就这样在猝不及防中变成了对手的积分。这款游戏可以让我们体会到战争的无常,可是面对没有痛感的失败,我们只是玩笑,确保不知道危险和狰狞。

如果高科技带给我们的战争印象是一张轻薄的画纸,那不如让我们从100年前的文字中去找找战争本来的模样吧。

《西部无战事》,是德国小说家雷马克以自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为原型撰写的小说。作为一名亲历者,而且是战争发起国的一名士兵,作者眼里的战争即没有电影里的荣光闪耀,也没有游戏里的洒脱自如,而呈现出了战争本来的样子!战争的第一个样子是死亡。作为一名字14岁的少年,主人公看到的是身边一个一个朋友突然的死去。这份死亡带来的是痛彻心扉。当主人公亲用肉搏的方式夺走了一个敌人的性命时,这份死亡带来的是愧疚茫然。主人公与死者没有仇恨,他不愿不想却不得不杀了他,这种不适的情感也许并不比失去战友的感觉好多少。为了弥补,当主人公知道死者的身份后,他甚至愿意为他承担照顾家庭的责任。

除去死亡,战争的另一个样子是情绪。当主人公们在老师的鼓动下报名参军时,战争是名叫狂热的情绪。当主人公们未经训练就投身战场时,战争是名叫迷茫的情绪。当主人公经历了一次次死亡后,战争是名叫恐惧的情绪。当主人公熟悉了战场规则,甚至还能苦中作乐时,战争是名叫麻木的情绪……在所有的情绪中,主人公一直是被裹挟着前进,他们不知战争的原因、意义、甚至连敌人是谁都不清楚。他们所面对的,只是在种种情绪中求得生存,远离战争带来的可怕死亡。

也许我应该说,战争的真实样子就是带来死亡的情绪表达。如果能上升到理智层面去解决问题,总会发现其实是有至少一种不依靠战争就能解决问题的方法。至少现代社会的运转证明了这一点。但有时候,人会情愿让自己呆在情绪里,特别是“乌合之众”形成时,没有了责任的束缚,更懒得求诸于理性,让更直接的情绪来宣泄。对个人是争执;对国家、民族,可能就是战争了。带无论如何,这种情绪都离死亡很近,近到可以听到魔鬼的呼吸。

正是因为看到了战争的真实面目,所以“反战”的核心就是要尊重生命、求诸理性。虽然只是升斗小民,但是当我们都能理性看待矛盾、尊重每个生命的利益与不同时,也算为世界和平做出了我们应有的贡献吧。

版权声明:
作者:Mr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8142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