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体育过程
导言 (都是论述题,优先背)
体育过程是体育实践的体现。本章阐述了体育过程的概念、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论述了体育过程的控制原则、方法和途径,重点介绍了体育教育过程、竞技运动过程与健身休闲过程的基本内容、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体育过程概述
一、体育过程的基本特征B/C
体育过程是指通过身体运动手段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实践过程。
从对体育过程概念的理解,可以概括出体育过程的基本特征:
(一)体育过程的实践性
体育过程是体育参与者运用感官来认识世界并进行运动实践的过程。
所有的体育技术、战术、理论知识等都要以运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没有意义。
(二)体育过程的直观性
体育过程是以人体运动的形式得以实现的,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1)一个人身体的力量、速度、灵敏、协调、柔韧等多种素质与学习技术的能力和组织能力.都会在这一过程中直观地表现出来。
2)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通常会用示范法进行教学,也正是利用了体育过程的这一特点。正是因为这种直观性,精彩的体育活动常常能吸引许多观众观看。
3)现代竞技运动正是因为自身的直观性,才能迅速发展成为极具吸引力的表演业。
(三)体育过程的层次性
体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健身休闲三个过程,其中每一个过程都是由学习、应用、恢复三个阶段构成的。
二、体育过程的要素C
过程要素是指体育过程中实体性较弱的因素,主要包括体育目的、体育方法、体育内容、体育环境、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等。
结构要素是在体育过程中实体性较强的要素,主要包括三种基本要素,即“体育参与者”“体育指导者”和“体育媒介”。
(一)体育参与者
体育参与者是参与体育运动或是体育传播活动的人的总称。
1.以运动健身为动机的体育银炼者:这类参与者参加体育活动有生理、心理、社会性的需要。1)从生理需要来看是出于体育活动可以保持身体健康、增强体力、增强耐力;。2)从心理需要方面来看是出于体育活动可以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锤炼意志、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3)从社会性需要来看,是出于体育活动可以扩大社交面、结交新朋友、增强凝聚力、提高竞争力与社会适应性。
2.以提高竞技成绩为动机的运动员
1)无论是职业运动员还是业余运动员,都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
3.以学习体育知识为动机的体育学习者
这类参与者主要以在校学生为主体,通过体育教师的讲解示范,学习体育的基本技术、基本知识。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于体育或体育的知识有不同层次的需求,进而表现出不同的参与程度。
(二)体育指导者
体育指导者亦称为体育指导员,指在竟技体育、社会体育、学校体育活动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
根据体育活动性质的不同,可将体育指导者分为以下三类:
1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能:从事的工作主要内容包括:指导社会体育活动者学习,掌握体育健身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组织人们进行健身、娱乐、康复等活动;协助开展体质测定、监测、评价等活动;承担经营、管理及服务工作。按照技术等级可将社会体育指导员分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
2.教练员:是指在运动训练中直接负责培养和训练运动员的人员。
教练员的职能:教练员对运动员的思想、身体、技术等要全面负责,需具备专项运动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技术水平,掌握先进的教学和训练方法,以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为主要目的。
3体育教师:是指受过专门的体育教育和训练,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体育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的专门教育工作者。
(三)体育媒介
A体育媒介是指体育活动过程中支持体育参与者与体育指导者相互作用的内容与形式的总称。
体育媒介从内容和形式上可分为两大类:
1.从内容上看:体育媒介从内容上看包括体育内容、体育材料、体育设施与器材。
体育媒介的功能:它们是体育活动的媒介,是体育参与者和体育指导者互动的纽带,是体育指导者借以实现体育意图和体育参与者借以实现身心健康发展意图的桥梁。
2从形式上看:体育媒介从形式上看包括体育手段、体育方法、体育组织形式。
体育媒介各要素的关系B小:作为体育活动的重要媒介,体育媒介通常围绕着一定的体育内容、体育教材或教科书而设计因而它也受体育内容、体育教材或教科书性质的制约。同时,体育内容、体育教材或教科书最终都要通过一定的体育方法、体育手段和体育的组织形式来体现,两者可谓相辅相成。如今,体育方法日益多样化、体育手段日益现代化、体育的组织形式日益综合化,这些都有利于最优化地体现体育内容,简捷、快速地将物质层面的体育媒介内化为参与者自身的体育能力。
(四)体育过程要素间的关系B
1)体育参与者、体育指导者、体育媒介这三个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育实践活动系统。
2)体育参与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没有体育参与者,体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
3)体育媒介是体育参与者与体育指导者相互作用的过程载体。
4)没有体育媒介,体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好的体育意图、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
5)体育指导者在整个体育活动中发挥着指导和组织的作用。没有体育指导者,体育活动就难以展开,体育参与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
第二节 体育过程控制
A高-体育过程控制是由体育管理人员在体育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对活动的走向进行测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体育目标实现的过程。
一、体育过程控制的原则C(体育过程名次解释,身心发展原则,内涵,意义。第二个原则、)
(一)身心协调发展原则
内涵:在体育过程中,要促进人们体质的增强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即不仅要重视智力因素,也要注重非智力因素,使两者协调发展、互相促进。
意义:从体育过程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哪一种体育,都要遵循身心协调发展原则一旦离开了身心的协调发展,注定都会失败。
(二)同化优原则
内容:人体自然的发展变化以及在体育运动和其他手段作用之下的发展变化,都是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实现的。
意义: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之间的矛盾转化决定着体质的增强或减弱。
(三)适量运动负荷原则
内涵:运动负荷,又称生理负荷,是指个体进行身体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适量的运动负荷是指为了实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必须保证大小适中的运动负荷。
意义:
(1)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小负荷运动有利于提高心脏和运动器官的机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2)从训练学角度来看,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适当的负荷和强度,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并出现超量恢复。
(3)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进行小负荷、低强度、高雅轻松的体育运动,可以缓解由于工作、学习或生活造成的心理紧张,使得体内神经、体液调节保持正常状态,同时对于增进食欲、保证睡眠皆有益处。
(4)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人们进行群体性的舒适愉快的体育健身活动,既有利于增进人的身心健康,又有助于提高人的“群体素质”(能协调人际关系、团结互助)
总之,体育运动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要有适宜的运动负荷。对于体育原则要持科学的态度,违背体育原则就会碰壁,就会受到惩罚。要根据体育原则确定体育的计划,指导体育实践,促使体育为增进人们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服务
二、体育过程控制的途径C
对体育过程进行控制,可以从微观角度和宏观角度进行控制。
(一)微观角度
从微观角度来看,体育过程是参与者的个体行为。个体行为必须要遵循体育过程的控制原则,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方面进行调控。
(1)在生理方面的控制途径主要有运动强度或运动负荷、营养补充和动作的幅度。
(2)在心理方面控制的途径主要是个人情绪、意志和思维
(3)在人际关系方面主要是控制自身与同伴、自身与对手、自身与裁判的关系
(4)在体育媒介方面的控制途径主要有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材和体育活动内容。
(二)宏观角度
从宏观角度来看,体育过程也是社会发展过程的一部分。因此,对体育过程的良好控制离不开政治环境和风俗习惯的影响。
(1)从政治环境来分析,行政力量、法律法规和纪律等是社会对体育过程控制的硬性手段。
(2)风俗习惯、文化信仰和体育道德等是社会对体育过程控制的软性手段对体育过程的影响大多是间接的、隐性的,但有时表现出的控制力却是十分巨大的。
三、体育过程控制的类型B
(一)按时间分类
体育过程可分为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事后控制。
1)预先控制是指在体育过程开始之前就进行控制,对体育过程中需要的条件和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和估计,采取防护措施,即通常所说的做好准备工作。
2)现场控制是在体育过程进行时实施控制,主要是对活动中人和事进行监督和指导。
3)事后控制是在体育过程结束后对过程的结果进行测量、分析、比较和总结后所采取的措施。
(二)按活动的主客体分类
体育过程可分为自我控制、他人控制和社会控制。
1)自我控制是由体育过程的参与者自己对活动主动地进行控制;
2)他人控制是由体育活动的非直接参与者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的监督和调控;
3)社会控制是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和社会力量对体育过程中越轨行为的禁止、限制与制裁,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体育过程的良性发展。
四、体育过程控制的方法C
对体育过程的控制一方面要按照体育过程的控制原则办事,另一方面,要对影响体育过程的因素进行控制。
(一)选择符合运动目的的项目和方式
体育运动项目和方式非常多,每种运动项目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可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来选择运动项目和方式。例如,要增强耐力或心肺功能,可选择长跑、长距离游泳等耐力性项目。
(二)在遵循同化作用优势原则时要注意控制的几个方面
1.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良好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是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条件。例如一个人心脏有病,不能正常执行输血功能,这必然会给新陈代谢过程造成障碍;再如,一个人心理状态不佳,忽而狂喜,忽又悲伤、恐惧,也会造成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而阻碍新陈代谢的正常过程。)
2.足够的营养供给
多吃虽然对同化优势不起决定作用,但饥饿却是造成失去同化优势的条件。
3.控制一定的体力消耗,避免过度疲劳,才能保持同化优势
过度劳累会使体内大量的代谢物质转化为终末产物排出体外,大大加强异化作用,这就会失去同化作用的优势。
4.必要的休息是保证同化优势的重要条件
同化的优势主要是在休息中出现的,没有休息,就没有同化的优势。
(三)用运动负荷来调控体育过程
1)适量的运动负荷是指人们为了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在运动时必须保证负荷的大小适中。
2)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把握适当的负荷强度和负荷,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并出现超量恢复。
第三节 体育过程的类型
一、体育教育过程
(一)体育教育过程的本质B(名解+地位+组成部分)
体育教育过程是指在体育过程中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和卫生保健知识,使学生接受体育行为和本育道德的教学活动过程。
体育教育过程的地位:体育教育过程是决定体育课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是由体育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完成的。
1)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针对教学对象,采用适宜的体育游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有利于教师很好地完成体育教育过程。
2)体育教育过程相对于室内其他课程而言,具有组织形式多样、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情境多变等特点,
体育教育过程的组成部分:体育教育过程是一种系统运行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是由确定目标、激发动机、理解内容、身体反复练习、反馈调节与评价等环节组成的。
(二)体育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体育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有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和体育媒介。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学生既是体育教学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其上课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本次课学习的接受程度和学习效果。
体育教材是体育课上教师授课的内容,是学生知识的源泉。
体育媒介是完成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是师生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它将师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成为同步活动,保证体育教学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有序地进行。
(三)体育教育过程的基本任务
1.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是在体育教学工作中要完成的基本任务。
2.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体育教育过程可以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通过已掌握的运动技能来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3.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学校集体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充分地展现自我。
4.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形成
学生是体育教育过程的主体,其目标指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5.促进师生之间和谐共处
体育教育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教师与学生能更好地沟通与交流,学生能更好地学会与人相处,从而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四)体育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B-高
1.运动技能学习规律
运动技能的学习是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是动作技能形成和提高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一是粗略地掌握动作技能阶段,二是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三是动作定型阶段。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运动技能基本形成。
2.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的规律
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有所区别,体育教育过程中既要合理地运用生理负荷也要合理地控制生理负荷。
3.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
在体育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协调和控制身体运动、熟练地操作器材,培养学生时空感和空间感知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认知能力。
4.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
教师通过集体性项目或比赛,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集体性比赛中接受教育,自觉地进行集体性行为。
二、竞技运动过程
(一)竞技运动过程的本质
“育人夺标”的训练理念才是现代竟技运动过程的本质所在,这种育人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它是将做人的教育寓于运动训练过程之中、潜移默化的教育活动过程。
(二)竞技运动过程的内容C
1选材阶段B
A高-选材是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和将要从事运动项目的要求,测得运动员身心素质的数据,预测其运动潜力,从而确定培养对象的过程。
选材的主要对象:现代运动选材的主要对象是少年儿童,以充分认识和挖掘少儿运动潜力为目的,与其运动成绩的预测密不可分。
原则方法:在运动选材过程中,遵循专项性、定量性、综合性的原则,采用经验选材法、遗传选材法、定量选材法和综合选材法,选取具有运动潜力且健康的运动人才。
意义:这一选材过程,为培养优秀的运动人才奠定了基础,更为国家节约体育资源创造了前提条件。
2.教学阶段
A教学是运动员在教师或教练员的指导下,掌握运动知识技能、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
内涵:运动教学过程包括运动的基本理论教学和运动技术教学两个方面。
原则方法:在运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智体合一、直观性、适宜负荷与个体实际相结合,掌握结构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创新性,精益求精等为基本原则,充分运用语言法、直观法、纠误法、范例法和多媒体教学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运动员。
3.训练阶段
A训练是运动员在教练员的指导和有关人员的共同配合下,按人的发展和比赛的要求,提高运动成绩、促进运动员运动个性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
本质:其本质是提高运动成绩,促进人的发展。
基本要素:身体训练、心理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和人格修炼是构成运动训练的基本要素。
原则方法:在运动训练中,应遵循自觉积极、全面训练、周期性、不间断性、适宜负荷、练赛结合和个体性等原则,运用持续训练法、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竞赛训练法、高原训练法和心理训练法等,结合不同的专项特点制订训练计划,以达到“育人夺标”的终极目标。
4.竞赛阶段
A竞赛是以比赛项目为内容、以运动规则为尺度、以夺标育人为目的的两个人以上的竞争活动。它主要表现为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促进人、竞技、社会三者的和谐发展。
特点:运动竞赛具有公平性、竞争性、社会性、综合性和市场调节性的特点。
方法:在竞赛前或竞赛中,教练员通过运用心理激活、表象演练、心理认可、过度兴奋调节、协作和比赛育人等方法,引导运动员正确理解奥林匹克精神,善于捕捉取胜的机遇,正确对待竞赛的胜负,强化协作意识,培养自信心,从而促进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5.恢复阶段
A恢复是运动员在接受运动负荷及其他环境因素作用后,由于身心能量的暂时减少,诱导机体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从而再合成新能源、不断提高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过程。
本质:其本质是补充物质能量和提高竞技能力。
加速机体恢复的方法:在运动训练后,为解除运动员身体疲劳,可以采用营养补偿、药物预防、机械按摩、物理疗法和空气恢复法,并施以自我心理调节、心理咨询、音乐调节、发泄等手段此外,还可以采用改善运动员的人际关系,优化学习、训练和生活的环境等方式这对缓解运动员疲劳、改善身体机能、克服生活障碍、再创佳绩具有重要意义
6.评价阶段
A评价过程是从运动训练的数量和质量上描述其结果,从而认定其价值,督导其目标实现的过程。是对运动训练过程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整体评价,即原则性的综合评价。
原则方法:在评价过程中,应遵循系统性原则、可靠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育人性原则,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视角,选取适宜的评价方法。
(三)竞技运动过程的特点C
1.目标的专一性
1)首先,运动员要通过竞技运动促进其全面发展(相对的)与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统一起来,切不可重锦标轻育人。虽说运动员的身体可以付出代价,但其人格不能受到损害,精神不能受到污染。
2)其次,运动员的目标专一性(技术规格和成绩的标准)更要与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相统一,否则,既无法适应国际比赛,也无法让国际社会承认。
2.内容的专一性
作为一名高水平的运动员,选择训练内容必须要与专项动作结构和国际比赛规则和要求保持一致。运动训练与专项比赛要求若能保持一致,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负超越性
在竟技运动过程中,只有在保证运动员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不断承受超过原有的运动负荷,机体才能不断产生运动能力累加的痕迹效应。
4.过程的个体性
第一,由于运动员个体的不同,决定了在训练过程中组合实施的训练内容、手段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即根据个体的需要制订计划、选用方法。
第二,从培养过程的时间上看,过去强调长期性,而现代科技发达,营养与恢复措施得力,有些项目部分条件好的队员4~5年即可成才。
第三,集体项目要根据运动员场上位置和任务以及技战术对运动员个体的特殊要求,有针对性地训练。
5.过程的连续性
一个特定阶段的竞技运动过程,是有目标、有内容、有时间要求的系统过程在这个系统过程中,各训练的环节要保持“有序”的连续性,否则,通过训练积累的技能和体能的“痕迹效应”就会消失。
6.过程的适应性
在竞技运动过程中,伴随着来自外部的运动负荷、心理负荷以及环境“信息的作用,运动员的身心会产生从不适应到适应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循环往复的。
7.过程的综合性
当今的竟技运动是一个集生物、心理、社会于一体、利用多学科的研究成果针对一个富有“人性”的“完人”进行的综合性训练。
三、健身休闲过程
(一)健身休闲过程的本质
A健身休闲是一种回归自然的活动过程,是探索和寻求人性回归的过程。
功能:健身休闲过程具有健身、休闲娱乐、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多重功能。
(二)健身休闲过程的特点B小
1.运动方式多样
2.技术和体能要求不高
3.可自由选择活动内容
4.灵活参与
5.心态愉悦
(三)健身休闲过程的原则B大
1.全面发展原则
A全面发展原则:是指在体育锻炼中,要使身体各部位、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都得到提高。
2.循序渐进原则
A循序渐进原则:强调要根据自己对运动的适应程度,逐渐增加运动负荷,以使身体机能稳步提高。
3.个性化原则
A个性化原则:是指要根据每个人的遗传特征、机能特点和运动习惯等制订运动健身方案。
(四)健身休闲过程的内容B
1观赏性活动
观赏性活动主要指观赏各种体育竞赛和休闲体育的表演。在观赏的过程中,还可以学习一些体育知识,感受体育运动的艺术魅力,受到体育精神的熏陶。
2.相对安静状态的活动
相对安静状态的活动主要指棋牌类休闲活动。由于棋牌类活动充满乐趣,易于开展,从而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休闲方式。
3.健身休闲过程的运动性活动
根据各种健身休闲活动的特性,运动性活动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1)眩晕类运动。例如.游乐场上各种产生滑动、旋转、升降、碰撞的游艺项目。过山车、蹦极等是典型的眩晕类运动项目。
(2)命中类运动。如打靶、射箭、投篮、保龄球、台球等。
(3)冒险类运动。如罗布泊沙漠探险、长江漂流、横渡海峡、滑翔伞等。
(4)户外运动。如野营、远足、登山、攀岩等
(5)技巧类运动。如花样滑板、自行车越障碍等
(6)游戏竞赛类运动。如沙滩排球、三人制篮球等
(7)水上、冰雪类运动。水上项目有游泳、潜水、滑水、摩托艇、帆板、冲浪等,冰雪项目有滑雪、花样滑雪、雪橇、滑冰等。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