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羽童摊上事了
首先公司肯定规定了不能接私活的,不接受你可以不入职,其次你接的私活不是因为原来公司给你带来的知名度,才有私活?评论区在说什么东西。
没有格力,真的没人会记住她。我问你,当时参加那场节目的有多少人,你能说出现在每个人的姓名吗?没有格力和董明珠,你会记得有个人叫孟羽童?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孟应该是《初入职场的我们》之后开始火的,如果不是董在综艺里说的那些话,不是格力后续在她背后在炒作立人设,我相信她直到现在都不会给人留下多深刻的印象。
没有格力,谁认识她??
孟羽童,董宇辉,都是打工人,但是人与人可不一样,一个是自私短视,一个是相互成就。
确实如果孟羽童不去格力,哪里有她的今天,谁会认识她。
太急于变现了。
推到风口浪尖,以后不好找工作了,不过钱也赚够了。
她当初能走红,就是格力刻意打造的,不然一个毕业生,有没有必要当众被CEO点名表扬?格力给了她这个IP和关注度,她利用这个关注度干私活,相当于利用了公司资源寻求私利。
没格力,谁认识她是谁。
私人账号发没有问题,但是都是上班时间拍摄的就有问题。
董大姐看走眼啦,现在的年轻人不好管了,人家不愿意当牛马。
她凭什么去接广告啊?还不是凭“董明珠秘书”的身份才接得到广告?你这个身份去给别家做宣传,是不是有损格力的形象?这和普通人下班做兼职的性质能一样吗?
广告商看中的是孟羽童吗?看中的是背后的格力,一言一行代表的是格力,吃着格力的饭替别人做事职业操守咱也不做评论。
说私人时间发业务跟公司没关系的都忽略了一个前提,就是普通人这样做当然没什么,但是他已经被格力影响到火起来了。跟明星一样,有些东西不是自己的事了。试问如果他没火谁又会看他发的广告。 总之前提是他被格力带火了,再发,吃的就是格力的红利。很多人们都讲实际。脑子一热的满腔热血,也是佩服。
签合同的时候肯定有这些条款的。格力把你打造成网红,然后你拿去自己盈利,这肯定不行。比如有些明星给品牌代言,合同上都会约定代言期间不能给同类其他品牌代言的。
只能说孟羽童她自己得利了,但是给这种往互联网转型的传统公司提了好大一个醒,以后培养新人会更谨慎更苛刻的要求,甚至不给没定性的新人机会了也可能。
请问,你的员工利用你公司声誉、名气、社会地位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后,在职的情况下去做一些跟你公司没有任何关系的事儿,并且增加自己的利益。你会怎么样?
不是你们都看没看详细啊?孟羽童在公司期间“经常旷工参加商务活动,接私活”,在公司与其谈话后仍进行相关活动,未有改进。
她吃的是格力的流量,代表的是董明珠。如果私自代言的产品出现重大问题,请问怎么跟董事会交代?
就问现在不在格力了,还有多少人关注她,不是格力的话题带上她,我都基本已经忘记这个人了。
如果她不是董明珠的秘书,看看她带货有人买吗?买货人最终还是冲着董明珠的名气去买的。
孟羽童离职这事,我本来以为已经过去了。
没想到这两天,又爆出了新热搜:
格力内部员工透露:
“孟羽童不是离职,而是因为违反公司纪律被开除。”
据说孟羽童在格力经常旷工,考勤异常率达到了80%以上。
“很少在办公室看到她,经常无故不来上班,工作时间找不到对接的人。”
这个消息,有点劲爆。
“董明珠开除了她的接班人”,背后显然有不太好看的故事。
再回想董明珠和孟羽童之前的亲密互动,感觉就有很多东西值得说说了。
辞职或者开除,本来都是平常事。
但孟羽童这次被开除,属实可以算是翻车了。
至少有下面两点,让她招致了很大的负评。
1.没有基本的职业道德。
孟羽童被开除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工作时间内,经常旷工参加商业活动,接私活。
被开除之前,她除了是格力的员工,还是一名坐拥百万粉丝的小红书时尚博主。
相比于自己的主业,孟羽童似乎对她的副业更加上心。
自2022年3月以来,孟羽童在她的个人账号里,已经发布了近20条广告。
这些广告都跟格力没关系。
据说,孟羽童的合作报价为图文15万/条,视频17万/条。
粗略估计,仅仅这项副业就为为孟羽童带来了300万的收入。
本来做点副业,也无可厚非。
毕竟,八小时以内求生存,八小时以外求发展嘛。
但问题就出在,孟羽童是占用了主业的时间,去做副业。
耽误正常工作了。
格力内部员工说,公司之前就跟孟羽童沟通过多次。
但孟羽童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一直不改。
她大概也是“有恃无恐”:
第一,格力花了那么大力气栽培她,不会轻易对她怎么样。
第二,就算被格力开除,她有名气有能力,也照样能发展得很好。
甚至,离开了格力,她反而更爽了。
随便发一条广告就十几万,远远好过在格力苦哈哈地赚每个月不到一万的工资。
于是她我行我素。
而另一边,格力显然也不吃素。
不但真的开除了她,删除了她在格力的所有痕迹。
还明明白白告诉众人:
孟羽童是被开除的。
这两步狠棋,等于一点没留情分,重重给了孟羽童当头两棒。
——董明珠和孟羽童都是狠人,狠人过招,那真是招招无情。
不过在这件事上,我是站董明珠的。
因为是先有孟羽童无情,才有董明珠无义。
你看,孟羽童当初进格力的时候,肯定是知道自己拿多少工资的。
如果嫌少,那你最早就可以不干,人家也不用花那么大心思栽培你。
如果你看中“董明珠接班人”这个身份,想要这份荣耀,选择了格力。
那就应该好好工作,至少完成正常的工作。
不能老是旷工去做副业,公司有事都找不着你。
作为一个员工,遵守公司制度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孟羽童不但没做到,甚至还做了一些欠考虑的事。
比如今年4月,她发过这样两条微博:
“已经连续两个月没有完整休息的周末,本周末工作时长超20个小时”;
“工作时长21个小时打卡,人的极限就是可以不断被挑战。”
当时孟羽童还没离职。
人们看了她的微博,自然就会觉得是格力工作太累,压榨员工。
但事实上,孟羽童口中的忙碌,可能是忙着干自己的私活。
那这就等于你不给公司干活,还给公司抹黑。
以董明珠的性格,估计是忍不了。
所以出手给了小姑娘两锤。
大张旗鼓地栽培这么久,她肯定也不希望是这样的结果。
走到今天,多半也是又气又无奈吧。
2.没有基本的做人原则
孟羽童在离职期间,发了一条微博:
“我的人生信条:靠别人永远不如靠自己。”
这句话本身是没错的。
但放在孟羽童身上,却不太合适。
因为董明珠当初是花了大心思捧她的。
不但高调表示,想培养孟羽童做自己的接班人。
还在各种场合都夸她,跟她亲密同框,把她和自己紧紧绑在一起。
孟羽童才从一个小透明,变成了大红人。
孟羽童固然是条件不错,也有些能力。
但是如果没有董明珠的奋力托举,她能这么快火遍全网吗?
能一条广告就轻轻松松拿十几万吗?
不管怎么说,董明珠对她有知遇之恩的。
但是对于这样的人生贵人,孟羽童好像没有感恩之心。
反而在离开以后,甩下一句意味深长的“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这话……不太对味。
你之前拼命靠近董明珠的时候,为什么不说“靠别人不如靠自己”呢。
人家花心思打造你的时候,你怎么不说“靠自己”呢。
别人把你捧红了,你终于厉害了,开始甩甩膀子说“我靠你不如靠我自己”。
总让人觉得不太合适。
人还是要有点感恩心的。
只要别人实实在在地帮过你,就算后来散伙,也不该抹杀前面的恩义。
其实孟羽童还是没想明白。
她在格力得到的,从来都不是那一个月几千块的工资。
格力和董明珠带给她的巨大名气,才是无价的,是几乎可以受用一辈子的。
只要踏踏实实守住这个金招牌,以后不愁没钱赚。
她还是急功近利了。
急着拿到眼前的利益。
而以我这些年的经验,一个人如果急功近利,后面往往就跟着忘恩负义。
因为在他们的价值观里,利益是最重要的。
当利益大于一切,那么恩义、情分、道德之类的东西,就很容易被抛之脑后。
“我一天能赚十几万,为什么还要去上那不赚钱的班?”
“就算是他们捧红了我,我也不能为他们放弃这么多钱。”
“我能赚这么多,是我的本事,我靠自己。”
而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人就容易栽跟头了。
因为别人之前给你的,往往都不是那么容易抹掉的。
所谓命运给你的礼物,早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如果你不付这个费,就可能就要用别的方式还。
身价,声誉,未来,或者指不定的其他什么。
这两天就有业内人士说,离开“董明珠接班人”的光环,孟羽童的IP已经贬值了。
而人们对她的负评,也是她要慢慢还的债。
最近这两年,我听过不少“跟恩人翻脸”的故事。
也越来越相信心理学上那个词——受助者恶意。
大体的意思是:
你费尽心思帮助的那个人,到头来可能不仅不感激你,还跟你翻脸,甚至刀剑相向。
你觉得你对他有恩,他却未必那么觉得。
他反倒认为,自己所获得的一切,都是因为自己付出了尊严,每天对你察言观色,演技拉满,伏低做小才得来的。
同时,他还会对你生出厌恶,甚至仇恨。
因为在你面前,他总是感受到自己的卑微和无能。
这会让他心里非常不舒服、不平衡。
所以,他一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可能立马翻脸,想把付出的尊严要回来。
然后跟你划清界限,甚至拼命证明他可以不靠你,把丢失的优越感找回来。
这大概就是“忘恩负义”者的心理成因。
而这种心态,其实挺寒好人心的。
如果帮助别人,最后都是这样的结果,那谁还愿意做好人呢?
所以大众也早就形成了共识,会自发地去斥责或者远离那些不懂感恩的人。
这也是陈亚男和孟羽童翻车的原因。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无数次需要他人的帮助。
没有一个人的幸福,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我们都是一次次被扶助,被支持,被托举,才过上了像样的日子。
所以我们要孝顺父母,要尊敬老师,要感恩人生中的每一个支持者。
因为他们都是大力托举我们的人。
没有他们的托举,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星辰大海。
对托举我们的人心存感恩,也是我们基本的情义和德行。
而越是懂感恩的人,往往人生也会越好。
因为会有数不清的人,愿意在他需要时,伸出有力的手。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