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一本小说
整理大宝的书,从一排熟悉的书名中,抽了一本小说。
记得刚给大宝买回来的时候,我已经粗略看了一遍,只是因人名的缘故,有些人物关系不是特别清楚。只记得一些故事情节及对森林生活的描写还有一些民族风俗等。
因为最近偶然看到有出了名的人推荐,又看到网上有人说,看了这本书,治好了他的精神内耗。
精神内耗能被一句话、一本书治好,是我从不敢认同的事。精神这事,说小很小,小到有些人不屑一顾,说大非常大,大到无法继续活着,再多的外在,再多的话语,如果自己岿然不动,那没法疗愈。
架不住好奇,也对第一次的粗略阅读怀疑,整理挪移好了一部分书后,我便再次翻看这本小说。
第二遍看,刻意注意一下人名,理清人物关系,看的速度比较快。
关于写作意图,作者在跋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但我想说的是我自己的观感。
除了想借助展示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兴衰,看世事的兴衰变化,信万物有灵敬畏生命自然外,我看到更多的是世事无常。
在自然面前,万物平等,万物有灵,人的生命脆弱得不堪一击。
一场风寒,刚出生两天的婴儿便没有了生命;一次搬迁,年青的姑娘在睡梦中冻死了;一群饿狼,男人和他的猎鹰便魂归不知何处;一个雷电,孩子们便毫无征兆地失去了父亲……
一个个生命,倒在命运的无常中。
书中的人物,来世间一场,就走完了这一场,没有所谓的崇高与意义,看了日出日落,感受了风霜雨雪,满足了口腹之欲,繁衍了后代。
没有人可以主宰自己命运,意外总在意料之外。出门还是生龙活虎的人,回来的就可能是一具驱壳了。
活着的人还是要擦干眼泪继续活着。哪怕曾经悲伤逆流成河,哪怕曾经撕心裂肺。
活着,就得活着。
身为普通人,别去认真思考它的终极意义,活着就是活着。
余华说:人间的饭是吃一碗少一碗,身边的人见一面少一面。脚下的路是走一天少一天。其实人生就是一道减法,来日其实并不方长。
人活着,总是要自己赋予活着的意义,并让自己坚信,这一世,没有白来。既然一些东西不可改变,沉浸于无法左右的事情,显然是不可取。那就有风听风,有雨沐雨,有鲜花可赏且去赏,管它会不会很快凋零。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8289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