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更1943‖关于阅读教学的认识
关于阅读教学的认识
文‖张爱敏
班里有个男孩,每次考查字词与古诗文默写,往往名列前茅,但一到考试,成绩总是天渊之别。
后来,每一次考试后都关注他的试卷,发现他要么是课外阅读大片空白,要么是作文干脆放弃。每每问及总是说不会写。其实,这里也有心理原因在作祟。但也引起我的思考,为什么有一部分学生总是说读不懂文章,不知所云,亦或答非所问,张冠李戴。
近几年,中途接班,面临中考,且某些学生语文成绩别说优秀,连及格就很难保证。如何在现代文阅读上有所突破,短时间内提升阅读能力与应考能力呢?
这就是需要我们对阅读教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何谓阅读教学?
王荣生教授说,阅读教学通常指语文教科书的课文教学,就是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
阅读教学的课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生命,生命》《心田里的百合花》《安塞腰鼓》,这些课文是独特的文本,是任何其他媒介如电影、图片、实物等不可替代的;是任何“讨论勇敢”“珍爱生命”“百合精神”“安塞气概”的其他文章不能置换的。也就是说学生今天面对的学习对象就是“这一篇”特定的课文。学生今天所面临的学习任务是理解、感受这一特定文本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是理解、感受这一特定文本中与独特认知情感融为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
而现实的语文教学则是相当一部分教师未真正把教材作为例子,而是觉得课内文不考试,就是教了学生考试依然不会迁移,从而走马观花的过一遍。
其实,阅读教学不仅涉及字词、语句、篇章以及文学、文章乃至文化的种种方面。这就是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基本矛盾。一方面,对课文的理解、感受是学生的理解和感受;一方面,对于课文,学生可能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欣赏不着。这就是阅读的结果。
为什么会这样?课文中包含可能高于学生现有语文经验的因素。但由于某些孩子生活经验不足,亦或阅读行为不合适、不得法,从而导致阅读结果不理想。
怎么办?
王荣生教授如是说:
第一,丰富、扩展生活经验,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丰富、扩展语文经验,学习与理解和感受课文相呼应的阅读行为,其核心是阅读方法。
因此,语文老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同时,学会与课文理解、感受相呼应的阅读方法。
这就需要教师在执教“这一篇”时,一定要找到链接的点,即确定教学内容,明了学习任务。同时,设计好链接的通道,即教学的方式方法。
还是那句话“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两个要点:
一是学生在阅读,且获得的是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而不是语文老师在文本之外的延展,更不是替代学生或强加于学生。二是正确的阅读方法的帮助与引导。
比如定篇类型的课文(主要是文学经典作品),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熟知经典,是理解和感受经典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价值;而对于例文,主要是通过课文学习语文知识,侧重点就是阅读方法的获得。
总之,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有以下三条:
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从而让学生对“这一篇”课文获得与之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