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高僧故事图(四)

第七段:酒楼一角·楼子参拜

酒楼一角·楼子参拜

题跋:

楼子和尚名善津,平江人,姓杨氏。初浮浪于肆市,一日至承天寺聆法,有省,即出家受具。偶至酒楼闻歌曰:“你既无心我便休!”楼前拜云:“非此楼则不知有此事。”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

楼子和尚本名叫做杨善津,平江人,年轻的时候整天无所事事东游西逛。有一天去承天寺聆听讲法,忽然有所省悟,随即出家受了戒。

一次偶然间路过酒楼,听见里面传出歌声,歌词道:“你既无心我便休!”

楼子和尚一下子大彻大悟,对着酒楼跪拜说:“如果不是因为这酒楼的话,就不会因此开悟了。”

于是他因此得名楼子和尚。

这段故事讲的是“无所住而生其心”,首先心要空。

且不一定整天阅读经书才能悟道,生活中随处都有禅,都可能会使人顿悟。

看画作。

画家只选取了酒楼的一点点小的角落,和小半块飘扬的酒旗作为环境的说明。

酒旗遮盖住的石头的一角表示凡尘俗世也有清静自然。

画面的右侧,是跪拜的楼子和尚。

楼子和尚

楼子和尚跪拜在地,双手合十,脸看向酒楼,五官舒展,面露愉悦。

他的表情展现了他彻悟以后的轻松和开心。

再看画面左侧。

路人甲乙

我们看着这两个路人,穿着打扮还是知识分子和有地位的人的装扮。

他们正对着楼子和尚指指点点,白衣男子侧目撇嘴表示不懈、不理解。

我觉得画家选取了两个衣冠楚楚的路人,而没有选择贫苦普通的劳苦大众,是有自己的用意的。

一个在凡尘俗世中即便是读过很多书,有了很高的社会地位,也未必会是了悟之人。

第八段:孤蓬芦岸·僧倚钓车

孤蓬芦岸·僧倚钓车

题跋:

福州玄沙备禅师,闽之谢氏子。幼垂钓于南台江甫,三十出家,从夫容训禅师落发受具,兄视雪峰而师事之。峰一日曰:“备头陀何不遍参去?”师曰:“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峰然之。师尝示众有:直饶得似秋潭月影,静夜钟声,随和系以无亏,触波澜而不散,犹是生死岸头事,道人行处如火烧冰。

福州师备禅师,本姓谢,从小就在南台江上钓鱼。到三十岁时,投奔到芙蓉山灵训禅师的门下,落发受了戒,雪峰禅师是他的师兄。

芙蓉灵训禅师圆寂后,又视雪峰禅为师傅。

师备禅师以苦行僧形式生活,雪峰禅师称他“头陀”。

有一天雪峰禅师问他:“备头陀为何不云游四方,参化佛法?”

师备禅师说:“达摩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雪峰禅师听后,点头称是。

师备禅师为什么这么说呢?

处处都是道场,时时都是修行。

无所从来,亦无所从往。所以说达摩没有来东方,二祖慧可也没有去西方。

修行就在身边。

禅师曾说给弟子的一段话,大概也是这个意思,要无所住。

再看画面:

芦岸边一只蓬船,身着白衣的禅师斜倚在船边,右手肘处放置着这个“钓车”,也就是带滑轮的钓具。

画家只给了我们一个禅师的背影,从这个背影中我们能得出什么样的信息呢?

首先,这个环境是非常幽静的,一个曾经迷恋钓鱼的人,此刻已放下了钓具。

禅师以悠闲的姿势看向远方,他的内心也是宁静的,超然的。

纵观这八段高僧故事图,可以看出画家梁楷在绘画技法上的特点。

首先,我们看画家对人物表情神态的瞬间的把握是非常精道的。

其次,所有的衣纹笔墨简练,在勾画人物侧面形象时,常常一笔画成。

这些都是梁楷“减笔”的特点。

版权声明:
作者:adm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8485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