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求不多,努力做个闲人

图片|空谷寻芳-摄

物道君语:

努力做个闲人,所求不多,有一闲时,养一闲趣,不骄不躁岁月闲。

“中国人之爱悠闲,有很多交织着的原因。中国人的性情,是经过了文学的熏陶和哲学的认可的。这种爱悠闲的性情由于酷爱人生而产生。”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因为酷爱人生,所以无法忍受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且无聊。而享受悠闲的生活,所费是不多的。

图片|莫修1-摄

一种全然悠闲的下午,翻开一本书看喜欢的文字,打开音乐整理房间,做一些小手作,或几个人喝茶闲聊小半天,痛痛快快得耍。

心中便有个愿望:努力做个闲人吧!不是睡过去,或者刷抖音看电视剧,而是有趣、怡情、有质量的悠闲。

图片|_胡丝-摄

吃了晚饭,各人干各自的事情。老乔看他的《啼笑因缘》,小王写信,我就靠在被窝上读杜诗,老刘就盘着腿一声不响地坐着。

有时吃着柿饼子,喝着蒸锅水,抽着渗了榆树叶子的烟。

——汪曾祺《七里茶坊》

这是汪曾祺与老乔、小王、老刘一起在农业所劳动,清早出工,午饭在工地解决,傍晚回来才有窝在房子里的休闲时光。

一年到头皆是如此,勤勉劳累,所以“坐一天是很享受的。”“坐一天”并非真的坐一整天,是汪曾祺对“休息”的说法。

图片|空谷寻芳-摄

图片|不远树下的院子-摄

休息时,林清玄放下笔,给自己冲一泡茶,品饮一口。

蒋勋上完课,工作累了,就去淡水河边走走,即使什么都不干。

明人程羽文更是将每个时辰,做好安排。有忙碌的时候,“未时,穷事里,浏览时务”。酉时休息,静坐听香,或喝个小酒,陶然自乐。

图片|不远树下的院子-摄

图片|莫修1-摄

忙时勤努力,闲时赏风月。快节奏的时代,工作忙是正常且是无法避免的,要紧的是,在必须的工作之余否还有闲时,享受生活,享受作为人的乐趣。

努力做个有闲时的人,不在于长短,只要一天有一个时间,闲来静处,读书读诗,看云听风。

图片|空谷寻芳-摄

总觉得人如果能有一样兴趣爱好,专注于兴趣爱好之时,便容易快乐幸福。

——读者留言

老舍爱养花,花开得大小好坏并不计较,只要开花他就高兴。有时工作到一半,就到院中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回到屋中继续写,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到了一起。

图片|莫修1-摄

图片|空谷寻芳-摄

村上春树喜欢跑步,写累了就去跑,跑着跑着“脑际的思绪很像天际的云朵,形状各异,大小不同。它们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

朋友花花是广告公关,喜欢篆刻。忙到深夜,即使刻不了多久了,但是“坐在桌子前,看看刀具、印章就觉得好快乐。”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

图片|空谷寻芳-摄

图片|不远树下的院子-摄

无所事事不是闲,有一兴趣爱好,才是闲。

这种快乐与躺在沙发上,刷着微博抖音的快乐不同。闲有所好,是一种心灵活动,一种心智的“修养”。

心理学家米勒先生把这称为“心流”。用心地投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运动、下厨、种花,因为专注,心底好似一股细流流入,享受乐趣,产生幸福。

人生所求不多,但愿有一好,闲则生趣味。

图片|莫修1-摄

图片|不远树下的院子-摄

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心有常闲。

——陶渊明《自祭文》

弥留之际陶渊明回顾一生,清素出身,生涯窘迫,但依然很宽慰,因为曾经怀着欢快的心情去山谷中取水,背着柴火还边走边唱。

图片|空谷寻芳-摄

白居易一生为官,为百姓忧,为朝廷忧,余闲不多,也常常“负暄檐宇下”,清晨“散步池塘曲”,傍晚“散步中门前”。

苏东坡在陕西任职时,久不下雨,农人心急如焚,就在他去真兴寺求雨路上,一朵黑云从他眼前低低飘过,徐徐展开。随即“从农夫手里借了个篮子,用手抓了几把乌云,紧紧藏在篮子之中。”

图片|莫修1-摄

且不论是否可以抓云入篮,这份闲心令人动容,不必时时紧绷,时不时自由地吐纳呼吸。

悠闲,就是先把自己心灵上的急躁感、焦虑感,转换成比较缓慢的节奏。

心有常闲,不骄不躁。

图片|空谷寻芳-摄

图片|莫修1-摄

努力做个闲人,是中国人的生活愿望。

在这个时代很难,但在过去,闲人也不好当。文人有家国之重任,有案牍之劳形;田家少闲月,有耕作之劳务,商人辛苦经营……他们努力加餐饭,也努力当一个闲人。

图片|莫修1-摄

图片|今心是念-摄

麦子收完,大树底下好乘凉;笔耕不辍也偶尔停止,推窗呼吸新鲜的空气;月亮出来,庭中散步......

努力当个闲人,即是不忘,不忘忙碌中创造一些快乐,不忘唱响一些歌声。

努力做个闲人,所求不多,有一闲时,养一闲趣,不骄不躁岁月闲。

图片|空谷寻芳-摄

文字为物道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版权声明:
作者:ht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85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