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笔歌赋红楼梦,飞鸟散尽报应来 |《红楼梦》的引子与收尾曲

咱们接着聊聊红楼梦,经过昨天一番述说,想必大家已经对红楼梦有个整体的了解了吧。我再摘录一段书籍官方的前言评价部分:

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这些理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

《红楼梦》的情节结构,在以往传统小说的基础上,也有了新的重大的突破。它改变了以往如《水浒传》、《西游记》等一类长篇小说情节和人物单线发展的特点,创造了一个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艺术结构,使众多的人物活动于同一空间和时间,并且使情节的推移也具有整体性,表现出作者卓越的艺术才思。

这就是《红楼梦》的高明之处,在我初读一遍下来,光是捋顺这700多位出场人物的关系就颇费了些心思,就比如这是贾家主要的人物关系图:

而给这些人物安排结局,作者早在第五回时就埋好了伏笔,而且颇为精彩。贾宝玉梦到随警幻仙子游历太虚幻境,在“薄命司”观看金陵十二钗册籍图画和判词,依然不解其意,遂又安排十二舞女演绎了十二首曲子,再加上引子和结尾就是十四首,把金陵十二钗的结局命运隐晦地表达了出来,埋好了伏笔,而红楼一梦即说的是这第五回的,这一梦,梦出了四大家族的一世。而我们抽来看看这引子和收尾:

〔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鸿蒙,指的就是盘古开天辟地时的混沌状态(就是华为自研操作系统所借用的名字),都有谁为情种?只为风月之事而有情意绵绵。我想,作者也是有情有义之人,趁着无可奈何这天,伤心怀旧之日,寂寞时,试着表达下我的诚挚心怀。因此演上这出怀感金钗,悼念黛玉的红楼梦。

〔收尾·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飞鸟各投林,家财人散,各奔东西。为官的,家业凋零,说的是宁荣二府贾氏、贾雨村一生蝇营狗苟,结局不过丢官罢爵,家败人散。

富贵的,金银散尽,薛家为了一个不争气的薛蟠(薛宝衩之哥),各种买通官府求轻判杀人之罪,散尽家财。有恩的,死里逃生。一生做人正派、待人友善、从一而终的李纨养得个好儿子贾兰,中举做官,延续希望。王熙凤一生泼辣刻薄,逼死了金钏儿、尤二姐,却对乡下的亲戚刘姥姥极尽帮扶,最终自己的闺女巧姐跟了刘姥姥,虽不再富贵但也生活幸福、知足常乐。无情的,分明报应。王熙凤得意时如何,失意时身体抱恙,从凤打成鸟,不再鸣叫,含恨而去。欠泪的,泪已尽。林黛玉为情所困,哭宝玉而不得,一生泪尽。看破的,循入空门。宝玉、惜春看破红尘,了断尘缘,参禅修佛。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像尤三姐痴情而自杀。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芸芸众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古往今来,概莫能外。生而为人走一遭,积德行善利百世。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8546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