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裂鼓手观后感
10.26 17:59
爆裂鼓手
我不喜欢这部片子,但是我很确定它是一部好片子,我想排除别人对我的影响单纯聊聊这部片子我认为的内核及其我在这过程中的被调动的情绪,和我自身对内核的判断、认知、理解。
我不喜欢安德鲁和弗莱彻,我不喜欢他们偏执的部分,因为我将其偏执部分投射到自身身上了,我觉得我偏执的部分被激发了。对于某些特定的人来说,偏执会成为一把推动他们激发自己潜力的钥匙,但我觉得我无法操控偏执的力量,我只会本能的选择弱化偏执的力量,让自己过得舒服一点,这是基于我的成长而导致我本人的“选择”。
安德鲁的选择是“成为顶尖”,所以自然而然的,他所经历的挫折是比我们经历的挫折更加狠毒,也可以证明他本身能力是很强的,因为他有与之匹配对抗挫折的能力,这是相对的,相匹配的能力对应相应的挫折,既然他选择了这条路,那么他所经历所看见的风景自然与常人不同。我无法以自己的能力和经历去评估一个如果将我放到他那个局面我会如何的结局,我不知道会不会成为他,我不知道我是否存在这样的可能性,以我有限的知识和人生经历来理解安德鲁他这个人物。我觉得他很偏执,这是一种追求自己梦想的纯粹,他对追求自己的梦想有足够深的内在动机,影片中他甚至被车撞了还要去打鼓这件事可以很充分体现这一点,但他这样的偏执让他生活那些美好的东西,例如爱情就消失殆尽,甚至是他开始纯粹的对打鼓的热爱。
世人存在这样的假说,是对天才幻想假设甚至于崇拜,而我们可能本身想要成为天才又或者不理解天才,所以我们做出假设,天才与众人不同,他们纯粹的追求他们想要的东西,甚至为此可以抛弃他们自己本身,自己生活。我不是天才,所以我不知道世人对于天才这样的定义,不理解对于强加于他们行为的合理性,我也本身对天才没有切切实实的理解,我身边也没有真正的天才所以我也无法对其天才产生切切实实的崇拜和理解。我们所处圈子所限制,遇见了超越我们很远很远的人,我们可以为其贴标签为“天才”,而也存在这样的可能,天才的圈子中也存在很远很远的人,天才他们便贴标签给他们心中很远很远的人为天才,所以天才到底是谁?到底有谁?随着时代的流逝,日月更替,也许某一项科学或观念的推进,我们会摒弃掉以前的观念,将天才从天上拉入地底。
假设安德鲁是天才,假设天才就是应该是世人想的那个样子,纯粹的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理想。那安德鲁的一切行为,他对自己成为首席的偏执就可以理解,因为他足够纯粹,因为他的足够纯粹所以弗莱彻对他的“迫害”“压迫式教育”反而是一种很强大的动力,那么这部影片就是很棒的安德鲁突破自我实现自己梦想的片子,因为它很符合那些英雄电影中英雄想要成为真正的英雄必然要经历一番很痛苦的挫折甚至于失去所有,也很符合中国式热血英雄,主角一定要经历很多痛苦,失去很多东西才能真正的成功,只不过安德鲁的成功和我们经历教育所教授的成功最后的模式结果有部分不同,我们所经历教育所告诉我们的成功就是最后的成功主人得到了他所想要的一切,得到了世人的掌声,所有人的理解,甚至于众人将其塑造为一个大侠一个大隐隐于市的大侠形象(经历过苦痛最后轻描淡写讲出来的大侠),而安德鲁我认为他的成功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他的成功应该是突破自我,成为纯粹的人(纯粹到只追求自己梦想的人),这是令我激动的一点。我认同他开始的追求是成为首席,但是随着影片深入,弗莱彻的加入,他的追求其实已经变得不纯粹,或者说影片中他经历着获得安德鲁的认可→放弃→重回成为首席梦想这样的过程。影片最终高潮片段是安德鲁被弗莱彻报复,他开始选择放弃,最后他回到舞台,开始自己打鼓,我认为他的行为是抢夺回自己追求梦想的主导权,所以这一段是非常令人热血澎湃,令人觉得安德鲁很强大,将安德鲁的形象拔的更高。这么理解那么这部电影确实是很激励人,至少结局看来是这样的。这一个积极的内核就是:一个热爱打鼓的人经历重重考验挫折重拾自己对鼓的热爱甚至最终成就自己为一个纯粹只热爱自己热爱的人。
还有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假设安德鲁依然是天才,是不被世人所理解的追求纯粹梦想的天才,那么他就是偏执的代名词,而这里的偏执是消极的,给人以一种毁灭的姿态存在于影片当中。他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反而最终丢了生活的纯粹和美好,甚至对生命的重视,而他对生命的重视转置为迫切想要夺回自己核心鼓手的位置。他选择丢弃了自己所存在的环境,即生活,这是令人害怕的存在,人是需要活着的,如果天才真的是这样偏执追求实现自己梦想,甚至于自己生活都可以不顾那么大部分人都是无法接受的,我们存在的生活需要我们将自己放置到生活当中的人,如果生活有意识,它也许会想方设法让我们浸淫其中无法自拔,选择平庸但是最终能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即生活它的本身的纯粹。但其实,安德鲁他的偏执对象是变化着的,它的对象是成为首席→得到弗莱彻的认可→成为首席(重拾对打鼓的热爱),这个过程每一步走的都很惊险,走错了一步都不会形成最终的结局,(或者说其实我们惋惜着他可能存在的结局一直成为首席,而不是过程中得到弗莱彻的认可,我们厌恶的是弗莱彻对他的影响,玷污着他的纯粹)也许,我们认为的天才与疯子都在一念之间中的疯子是弗莱彻在他身上的体现。但这最终是安德鲁自己偏执导致的,他太过于纯粹追求自己的梦想了,以至于走火入魔有了自己的梦魇,因为太想,而现阶段无法实现,现实与梦想的巨大割裂让他选择疯狂。而这边消极的内核:天才太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在面对巨大的挫折他因为梦想的指引走向歧途甚至于毁灭自己的方向。
关于弗莱彻我很确定,他的存在是这影片的亮点同样也是争议的点,他是引导安德鲁变“疯”的一条明线,也是引导安德鲁“突破自我”的一条暗线。他的喜怒无常,暴躁甚至于报复心极强的偏执狂,令人很讨厌,不可否认他是真正的对音乐具有的热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和安德鲁是一样的人,只不过他的偏执比安德鲁更成熟,更有手段更沉稳,安德鲁的偏执是外放的,而他的偏执是外放➕具有操控性的,他的偏执甚至可以诱导安德鲁的偏执走向毁灭的边缘),影片中对于他的一些台词无法辨别他是真心还是假意,如他对安德鲁说其他人不过是他激励安德鲁的工具,他真正的目的是激发安德鲁,也许他真的这么想也许他只是为了让安德鲁放松戒备从而实施自己的报复计划。最终高潮片段弗莱彻彻底被安德鲁打鼓的状态技术热爱所征服,这也是令人振奋的一点,破有种大boss被打败的快意。但是过程中弗莱彻对他学生的折磨可以表明他的教育是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这是令人厌恶的点,但他的折磨是对安德鲁的磨炼这是令人紧张的点(我们不知道结局的情况下永远不会知道安德鲁是否走向灭亡)。没有他,这部影片就只是单纯的鸡汤电影,他也只是一个对主角起着成长作用的反派,而偏偏我们也能看见他身上积极正义的一面。他其实也是惜才最后面对安德鲁的打鼓的“不疯魔不成活”状态,他会因为音乐而放下自己的令人害怕的偏执狂怒状态,去真正指导安德鲁。在这过程中,弗莱彻从慈祥温和的老师(询问安德鲁家庭情况,跟安德鲁讲故事启发鼓励安德鲁)→暴戾狂躁的指挥员(扔椅子给安德鲁扇安德鲁巴掌)→报复安德鲁→激情指挥安德鲁,他的形象是随着安德鲁突破自我一起丰满的,所以观众的心情也是随着他俩一起从欣慰→紧张→激动改变,就像影片中爵士乐总会有让人不舒服的地方但最终会大和谐跟着感觉律动,实现了颅内高潮。
影片的转场,很不错(1.安德鲁因为公交车爆胎而自己租车,然后主人公飞奔到租车行,镜头切到钟,主人公加速车上的时速表,车迅速飞冲)(2.安德鲁第一次来到音乐室,周围人的汗水滴落,翻书的画面,弗莱彻进入音乐室,众人齐刷刷的站起来,营造的紧张氛围)(3.安德鲁练打鼓,手流血,贴了一次绑带,在流血,贴两次绷带,后来血止不住流很多)。通过光影去构图主角表情神态也很不错(安德鲁在自己练习打鼓的小房间,光照在安德鲁的脸上显得安德鲁很专业河南很狰狞)(最后高潮,灯光暗下来,安德鲁没打好,观众席亮了,安德鲁放弃,安德鲁重新回来打鼓打的很好了,所有灯光暗下来只有安德鲁自己,后来多了弗莱彻的指导。)(安德鲁去酒吧看见弗莱彻弹钢琴,光打到他脸上,他微笑释然的表情)台词就只记得弗莱彻给安德鲁讲的故事,去引导引诱安德鲁,整体影片的基调是暗色基调给人以一种压抑的氛围(哪怕是白天也给人光不是很舒服的感觉)
(妮可的台词不好,表情神态感觉不符合当下的情节构造,走的太急,情绪太饱满 )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