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界突围之路:到底如何推进流程变革(四)
继上篇,就像一级流程一样,我们需要对跨部门的关键活动进行连接,形成了端到端的流程。
同样,我们要基于业务场景,在一级流程的总体框架指引下,进行二级、三级流程的梳理;而不是基于一级流程的简单的往下拆解。
这是我们近2年以来对流程的第3次突破:
第一次突破,我们认为流程是活动的连接,对活动有了比较深刻的认知;
第二次突破,发明了流程IT管控表,从全局的视角审视我们的流程、IT和流程要素的现状和改进点;
第三次突破,我们对流程清单梳理的认知,它一定要基于业务场景,而不是仅仅着眼于一级流程的拆解。
流程的拆解是工作任务的思维,可以理解为活动的再拆解与连接,是纵向深入的思维,也是局部的思维;而基于业务场景,对活动的再连接,是业务思维,是端到端的思维。
同样以ISC流程为例,引方寻源的再拆解,这个工作我们以论述过,需要展开,更多是活动的拆解,但一直往下拆解,这是深井思维;
我们要去探索寻源的触发点是什么,例如战略物资、标准物资、设备类,然后基于这些场景,去连接跨部门的活动,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流程清单。
这些年,我们优化过IPD、LTC、ITR以及各类管理业务流程,当以业务场景为切割点进行区分时,我们发现,有些是对流程框架中的活动进行优化,例如寻源→淘汰流程;
也有些是基于业务场景对流程的优化,例如芯片交付流程、ODM物资采购流程、客供物资采购流程、零星采购流程等。
总结过往,往往基于业务场景的流程优化,会产生直接的价值,也会才会亮点;
而基于流程框架的优化,是基础,相对感知没有那么明显,随着流程优化的流程,这些优化的的活动(组),要融入到业务场景中,会发挥其更大的价值。
如果说寻源→淘汰的ISC流程是章,那么战略物资(芯片)流程、ODM物资采购流程、客供物资采购流程、零星采购流程则是它们的节;
它们的关系不是拆解的关系,也不是从属关系,而是后者调用前者的活动(组)或其中子流程,而后者有时的视角会跨越前者。
亮点在节,追求在章。
节贴近场景,产生实效;章全链全貌,总揽全局;节需要端到端,需要连接;而章要标准化、结构化;节是网状的,而章是块状的;章既服务于节,也牵引着节;
人生需要格物,到此,再一次发现流程之美,这是一段艰苦而又美妙之旅(待续)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