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 核爆的壮美与可怖
如名,不是紧张刺激的动作片,不是频频反转的悬疑片,不是唯美感人的爱情片,不是令人捧腹的搞笑片,它实际上更像一个的真实到索然的纪录片,但诺兰不愧是诺兰,他将这个原本平仄无奇的调子唱的铿锵激荡、余音绕梁。
全文的主线是核导弹之父奥本海默的生平,我较为无感的传记类题材。但这部电影的表现手法,像在黑暗中婉转点燃成排的火把,栩栩照映出奥本海默壮丽崎岖的一生:学生时代的师友矛盾和自我怀疑,初涉量子力学领域的如痴如迷和卓绝超群,机密工作中的决断领导和傲慢严苛,以及核导弹成功发射后的赞誉如潮和声名鼎盛。
然而,在他人生的至亮时刻,在如雷掌声中,奥本海默的成就感并没有如期而至。美国核袭日本后,他的负罪感和“死亡之父”的自责如潮水一般慢慢往上涌,直到淹没他的胸腔、口鼻、头顶,令他挣扎窒息。这使他在同事以及行政官员眼里更加可笑起来,他们嘲笑他“爱哭鼻子的小子”、讽刺他“假装慈悲以博取同情与盛名”。最后,与悔恨一起来袭的,是被陷受审的沉痛侮辱和群友背叛。
奥本海默和每一个时代的天才知识分子一样,他们总是“不识时务”,他们才华出群又不足入世,他们耀眼同时又刺眼,他们棱角尖锐,总能在周围引起冲撞与堵塞,但他们拒绝往身上涂满世界的润滑剂,拒绝弯腰,也拒绝加幕,最后,这群人在发光散热之后,便成为了“生锈的螺丝钉”。他们是时代的荣耀,也是时代的悲哀。
虽然这部电影聚焦的话题应该围绕核武器的研发究竟是为了结束战争还是开启新一轮更激烈更残酷的战争:正如同经年累月的研究后,当壮丽的蘑菇云成功在试验地高高绽起的时候,所有人都欢呼雀跃,唯有奥本海默,他看见的除了核裂变反应的精美绝伦,还有生命的坍塌与覆灭。
但原谅我真的无法客观思考这个科技道德问题,谁让他炸的是小日本呢。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