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海
九月份,今年第一次下海游泳。
以前从来没有在海里游过泳。实际上,也很少有机会看到大海。记得小学时候班里有个同学暑假去了山东,看到了大海,大家羡慕得不得了。那位同学撇着嘴说,大海也没啥好看的,水面上都是垃圾袋。也不知道他看得哪儿的海。
在希腊看了好多海。地中海,爱琴海,都是沁人心脾的蓝,兼具明媚与深邃。我的泳技是野路子练出来的,只会蛙泳,在泳池里谁见了都想指导几句。第一次下海是在圣托里尼的红海滩,老公带我去了浪最大的一个海域。猛地进到被浪颠簸的海里,慌了神,抓着他不肯松手,水下的礁石还把膝盖划了一个大口子。后来去了一处风平浪静的海滩,放松下来,能游来游去了,就咂摸出海里游泳的味道了,自由,随意,和自然交融的感觉。
九月份的海其实是最舒服的,经过一个夏天的曝晒,温度刚刚好。虽说早晚有些凉意,中午还是三十四五度。地中海的夏天干燥炎热,光照非常充足,只要人们得闲,都会去海边消暑。希腊海岸线长,海水清澈,没有特别咸腥的味道。我们从住处开车四五分钟,就到了一处海滩,这里紧挨着一个家庭度假区,设施齐全,草编的遮阳伞,木制的躺椅,原木搭建的换衣间,淋浴,卫生间都干净整齐。躺椅和遮阳伞是收费的,自己带着大毛巾铺在沙滩上就不要钱。刚踏进水里有些凉,一个猛子扎进去后就能感到海水的温度了,有的时候还能感受到水流忽冷忽热地变化,如果有一些温柔的浪缓缓地推来退去,那就像是按摩一样。就算是三脚猫的功夫,也能游得怡然自得。水并不深,目之所及是远处的山和海岸上的高大建筑,远远能听到一些孩子的嬉戏。九月份旅游旺季已过,海边人并不多,下海游泳的人更少,各自安安静静地游着,耳边只听到自己划水的声音。
村上春树在散文里写夏威夷的度假时光。在椰子树的树荫下读书,累了跳到海里游泳,然后上岸,饿了吃一份简单的烤鱼,空气中飘着热带水果和防晒霜混合的气味,这大概就是海滩度假最惬意的画面了吧。电影Eat,Pray and Love 里面意大利人评论美国人,说他们一点都不懂真正的享受。工作累到半死,电视广告说喝啤酒是放松,他们就去喝啤酒;电视剧电影告诉他们去海边度假是享受人生,他们就去海边度假。南欧东南亚的人们似乎更理解享受和放松的真谛,the beauty of doing nothing, 无所事事之美,从内到外的不在乎,海滩的影响很大。
没下海游过泳之前,我也没有特别憧憬去海边度假,总感觉这是消费主义衍生的人造需求,再加上铺天盖地的防晒焦虑,和很多人一样,我对赤身露体摊在海滩上晒太阳的美黑行为一点都不理解。第一次去海边之前,主要准备工作是淘宝上搜一件上镜的比基尼。再加上高倍数防晒,主要预期是拍出来不经意地露出来马甲线的比基尼照,为此还加大了健身强度。结果发现,怎么拍都显得腿短肉厚,横看竖看不顺眼,处处透着强凹的松弛。 穿比基尼的我是不自然的,因为从来没有在公共场合裸露这么多皮肤,脑子里总想着我爸妈看到得说我伤风败俗,那时肯定一眼就能看出来我和海滩的不和谐。
什么时候和海滩融洽一些了呢?大概是真正体会到在海水里游泳的快乐之后吧,现在已经不在乎比基尼什么颜色什么款式了。蓝天白云沙滩海浪,是用来在触觉味觉嗅觉视觉听觉上全方位体会自然和自在的,好好体会就是了,海边形形色色的人,胖的瘦的,老的少的,对于下海,就像是去自家澡堂泡澡一样的随意,因为在这里,这就是一个从小就做的事情。海边凉爽,就去海里消暑。无论什么样的躯体,跳进水里的那一刹可能就触动了出生前在羊水中的记忆,是一种卸掉一切装甲的柔软和舒展。正儿八经惯了的人,很需要这样一种形骸之外的放浪啊。
Eat,Pray Love这部电影还有一个桥段,女主和一群意大利朋友一起吃饭,流利地用意大利语点完单,朋友们喝彩,说她是一个罗马女人了。她说只是荣誉上的,那才是真正的罗马女人。镜头转到一位优雅的黑发红唇女士,自自然然地把自己盘子里地美食分享给身边的宠物小狗。我一直不理解这个片段。现在我觉得自己稍微懂了一点,真正属于一个地方,融入一个文化,应该就是这样一种不在意不刻意的自然吧。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