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美女作家们
“美女作家”这个词曾经令我无比神往,可惜配得上这个称号的真人实在罕见,因为那些有名的美女作家身上总是带有太多的包装成分,认真对待她们的作品难免会让人失望——本来写作水平这个事无关性别美丑,但出版社也是商家,既然是商家就得赚钱,要赚钱就得炒作,要炒作就不得不激发文艺青年的荷尔蒙,让他们在种种幻想的刺激下为自己魂牵梦萦的文艺女神买单——好在我看的是电子书,基本没花几块钱,不然一定要为早先那些白日春梦捶自己几拳——再怎么想入非非的文青,只要认真读读她们的作品就会马上清醒过来,从而深刻认识到上天的公平性,不然真就是无可救药的色胚了。琼瑶、三毛这些上世代的女作家就不说了,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称得上美女作家的林奕含还早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她写的是个人经历,我不知道如果她活到现在,在那本成名作之后还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反正潜力是有的。
假如不说美丑,当代女作家里有不少都很优秀,比如80年的金爱烂。而美丑这个事又带有一些主观性,并且受化妆和拍照的影响很大,所以我的评价也只是个人看法。毕竟我没见过她们真人,只看过视频和照片,也没读过她们的全部作品,只能就我看的这一本谈谈想法。总而言之,当前我知道的仍在世的青年美女作家里,杨知寒和张天翼勉强算是半个。程婧波之前已经评价过,基本就是科幻圈里的花瓶角色。至于蒋方舟、张悦然和大头马,我只能说她们的水平让我很震惊,与之不符的名气除了是炒作的产物,我实在想不到任何其它的可能。
其实蒋方舟的长相气质是挺让人舒服的那一类,能上《锵锵三人行》这种节目肯定是能打的。而且她阅读量很大,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写作天赋这个事比较客观,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跟你读多少书关系不大。我完全不知道她小时候作为神童都写过什么,是不是母亲代笔,又怎么考上的清华大学,对此也不感兴趣。反正以前看她写的一些文章,只觉得像中学生的课堂作文,基本没什么文笔。去年又读了她一本《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一起散步》后基本就可以确定,她是个水平堪忧的炒作物,完全配不上当前的名气。
她承认作为一个知名作家,自己却没有一本能拿得出手的代表作,这事显得比较搞笑。在这本《星星》的后记中她也说年轻时一直纠结于自己到底有没有天赋,直到三十岁才放下这件心事,开始尝试从未涉足的科幻创作,这本《星星》就是她闭关三年的成果——关于天赋这个事其实完全不用纠结——没有。会纠结这事的只有新手,都写了二十多年了还不清楚自己天赋如何,那只能说明她一直都在自我欺骗,再加上外界的各种炒作,让她直到三十岁都难以接受现实,因此想换一个领域弯道超车,尝试一下似乎不那么需要文学天赋的科幻,结果当然是毫无意外的翻车——她这本书只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不要轻易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没有天赋的人就更不该随意跟风赶潮流——三年对于科幻的积累来说本来就很够呛,何况又不是学理工的,根本不具备那种思维,结果就是这本书里充满了莫名其妙的理论和歪曲的概念,种种想法也就是中学生的水平。其中第三篇《在威尼斯重启时间》的模仿痕迹过重,好些读者一眼就看出是在仿写小林泰三的《醉步男》,但她在后记中还不明说,这就太不地道了。
书中第一篇《在海边放了一颗巨大的蛋》是寓言性质的小说,文笔倒是有那个意思,但我不觉得各色人物和情节本身有什么深意,反正到了结尾都是一场笑话。至于那两个主角,一个叫普修一个叫罗米斯,差点让我笑掉大牙——拿西方的译名搞中文的拆字,好像不太合适吧?另外结尾还是完全照搬电影《黑衣人》的经典片尾,根本不带改动的——这就是积累不够的表现,因为看得太少而缺乏二次加工的材料,导致只能奉行简单的拿来主义,说是致敬都很勉强。
第二篇即书名同名小说,讲了一场瘟疫之后的历史。看得出她太想赶在那历史性的一年出版这本书(2020年11月出版),结果文笔一塌糊涂,基本没有任何修改的痕迹。但她的阅读量为这一篇的情节提供了比较严谨的支撑,至少瘟疫之后的战争是符合现实的,可以说很有预见性,战争期间的生活常态也是有历史依据的,不然这个主推的中篇就真的一无是处了。
第三篇略过,第四篇《边境来了陌生人》还有点意思,是故事套故事的结构,最后一个故事将前面几种讲述全部囊括其中,还是比较考验作者的设计能力的。这篇的主线框架来自荷马史诗,背景不能算科幻,而更偏向于神话,属于架空历史类的作品。但读下来并没有那么多的厚重感,奇想的成分较多,各种细节安排也算到位,属于这本书里最好也最值得读的一篇。如果我没有在《艾比斯之梦》里见识过更精妙复杂的同类结构的话,可能真就给三星了。我认为这一篇拯救了这本书,使其不至于沦为垃圾的行列,也说明蒋方舟比起硬上的科幻更擅长这一类型——只有在自己知识储备深厚的领域才可能写出好作品。
如果说蒋方舟是一个名不副实的作家,那么张悦然的水平就真的击穿了我的防线。我高中时就知道她是新概念大赛的宠儿,也知道她如今在人民大学教小说写作,还想着如果她水平够硬,我就去拜读一下她关于文学写作的新书。结果让我大失所望。我不想一一评价她这本《我循着火光而来》里的每一篇小说,因为实在不值得。简而言之,她作品中的主角基本都是文艺青年,基本都有一颗强烈的攀比心,基本都想凭借男女关系混入上流社会,简直看得我阵阵恶心。我不明白她为什么老写这种重复而又病态的题材,只能说她的经历或者内心世界里装的都是这种破事吧——或许有人会觉得她笔触细腻,写出了人心深处的复杂和幽微,但在我看来就俩字——低级。至于文笔情节技巧之类的水准就更不值一提了,你就别想在她这里看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就这我还专门挑的她近年的作品来读,可她唯一让我学到的就是炒作的能耐——这种玩意儿都能得奖甚至出版,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不过她的鉴赏能力应该比写作水平高得多,不然也不会嫁给双雪涛。
从这两位的经历来看,我不敢说年少成名是件好事。一是环境的吹捧可能让她们从小就被蒙蔽了眼睛,导致成年后也无法客观看待自己的水平;二是将她们的写作风格和主题早早定格在年少时的层次,妨碍她们成年后的进一步成长,导致无论写什么都跳不出青春文学那个矫情的调子——张悦然的作品只让我觉得当年那些小作家笔下的问题少年们长大了,这些主角们不再为青春期那点莫名其妙的伤感而痛苦,转而为成年世界的阶级跃升和经济问题而痛苦,或者为文艺中年那种不安现状的躁动而痛苦,要么变得现实而无耻,要么更加矫情而幼稚,而她蹩脚的文笔又无法为这些老套的主题带来任何美感——我完全理解不了那些名家的评语是怎么给的,只能感慨在任何领域,美女的特权都实在很方便。
张天翼的《如雪如山》是某瓣2022年国内文学评分的第一名,但我试了两次都看不下去,因为文笔太过啰嗦,8.5的高分也有水军炒作的嫌疑,就挑了另一本《扑火》来读,结果体验还算不错。这再次说明任何作者都只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写出好作品,因为她在该书的后记中直言这种西式风格才是她写作的本源,还列了一堆我完全没听说过的西方作家的名字。书中的十二个故事大部分采用西式文风,很有点翻译腔的神韵,但把西方作家罗列词藻的毛病也照搬了过来,或者她就是故意这么做的——我不认为这是个好习惯,如果你明知某种风格的毛病,在采用时就该尽量避免或加以改进,而不是为了装得逼真就全盘接受。毕竟你学的再像,还是能一眼看出来这并非真正出自西方作家的手笔,而是东方某个跟随者的模仿。
这十二个故事里有些脑洞不错,大部分是童话或寓言的形式,又包含了一点西式奇幻的想象,只可惜结尾老是显得很仓促,有点为了讽刺而讽刺的感觉,往往把严肃的主题给消解了——不会写结尾似乎是好多年轻作家的通病,对此我也无力吐槽。不过有个别篇目还是风格不同,比如《乐队主唱在世界末日》就是林朵那种小甜文,而最后两篇是关于本书两个叙述者的故事,属于软科幻风格——不习惯科幻的作者如果想写科幻,不妨参考一下张天翼的做法,她的故事背景完全来自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都是即将实现的可预见的未来,写这种题材就比蒋方舟那种生搬硬套量子物理的做法聪明得多——作者对自己笔下的科学背景到底懂不懂,这也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不懂就别硬上,这是对自己和对读者起码的尊重。
整体来看,全书十二故事都是两个主角在医院病房里讲的,每篇以一个或几个单词引出主题,最后讲到两个主角各自的身世,解释了他们目前在医院里这种处境的原因。全书结构和蒋方舟的《边境来了陌生人》有类似之处,可以看出作者精心设计的匠心,而且也和蒋方舟一样用这种写法探讨了永生的问题(出版比蒋方舟的《星星》早几个月)。我不知道这种结构是不是在当下很流行,但还是那句话——如果不是之前读过《艾比斯之梦》,我应该会给《扑火》打四星。
出生于黑龙江的杨知寒是这几位里最年轻的(94年),在纯文学领域的天赋和水平明显高过其他美女作家,隐隐有和东北三杰争锋的势头,凭借第一本小说集《一团坚冰》拿下了今年的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她确实有这个水平,这也的确是一本好书,但我不明白为什么这本书和《我循着火光而来》这种烂作在评分上相差无几——到底是豆友们品味堪忧,还是水军的力量太过强大呢?为什么各路文友对真正有才的年轻作家如此挑剔和严苛呢?我相信杨知寒这种水准的作者是不屑于雇水军买评论的,某瓣上当代文学类的评分也是看看就好,不用太当真。
杨知寒的文笔在这几位女作家里最为成熟老辣,和东北三杰风格相近,虽然有些篇目的修改不像沈阳的几位前辈那么到位,但天才的锋芒依然遮掩不住,成长的潜力无疑是巨大的。在本文提到的年轻作家中,她的作品在选材和视角上都算丰富,对男性心理的把控也比较准确,虽然行文通常都很克制,但有时展露的天才描写会让人眼前一亮——和蒋方舟不同,杨知寒这样的作者从来就不用为自己是否有才而发愁。当然她的作品也有稚嫩的一面,比如叙述和说明的切换,对话场景的节奏等等,但你甚至可以从这些篇目中看出她的成长轨迹——拥有才华和雄心的作者会以作品为单位成长,每写一篇都会有所进步,这样说并不夸张,因此越发让人期待她的下一本书。本书中最为推荐的是《瑞贝卡》和《一团坚冰》两篇,属于典型的东北叙事,但你或许可以从中看出一个不同于三杰的当下的东北——比起曾经的历史,我更愿意看的是讲述当前时代的作品。
杨知寒和本文提到的其他女作家一样,都是从小没接触过真正的苦难、被保护着一路长大的人(林奕含除外)。这样的生活经历一般会在女作家笔下留下痕迹,最明显的就是程婧波——无论她写什么题材,你都能从她笔下看出满满的幸福感,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围着她转,无微不至地呵护她关怀她爱护她,为她隔绝了一切丑陋和苦难,也让她的写作和人生历程一路坦途,不管在哪个圈子里都是众人瞩目的那一个。但她那幸福的自恋并非矫情或伪装,而是内心的真情流露——在程婧波这样的美女作家眼里,整个世界真的就是这么一座童话城堡,她甚至从没遭遇过退稿,还把这件事拿出来炫耀。因此在各方的保护和吹捧下,她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水平也就不足为奇了,而这一点连蒋方舟这样的无才者都是有所自觉的。但杨知寒不同,她完全没有被自己的成长经历限制,笔下的情节以黑暗和绝望的成分居多,角色丰富多变,有人痛苦纠结,有人懒惰油滑,有人阴狠歹毒,也有人勤劳朴实,一篇《出徒》甚至让我以为写的就是她本人的童年经历,可见其天才程度。
另一类的例子是张悦然。可以说她这个人很痛苦,她笔下的角色也很痛苦,这种痛苦从青春期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的敏感延续下来,变成了文艺青年的虚伪和矫情。她笔下的人物解决现实痛苦有两种途径——为生存和成名挣扎的会选择傍一个富有的异性,为文青的躁动折磨的会选择糟践当前的生活。总之所有角色表达痛苦的方式就一个字——作。这大概就是她本人的写照,毕竟她第一任丈夫是美术界的名人,年龄大她二十岁,因此笔下主角以油画青年居多,这段婚姻也反映在她的《沼泽》一篇中,只是把老丈夫写死显得不太地道——她前夫还活着呢。而在最后一个同名短篇《我循着火光而来》中,有钱老公出轨在外,独居富婆便包养了一个一心要在油画界出头的文艺青年——这可能暗示了她和双雪涛结识的经历,搞笑的是那个出轨的老公在结尾也死了——可她前夫还活着呢——虽然我无意从作品中窥探作者本人的感情经历,更无意对这些八卦进行道德评判,毕竟鲁迅先生当年也抛弃发妻和自己的学生搞在了一起,但如果不是有意暴露的话,那这种处理方式也实在是过于粗糙和不堪了,跟当年琼瑶的做法有一拼。
最后想说的美女作家是大头马,这又是一个被个人经历限制的典型。虽然她总想尝试不同风格的写作,奈何功底不够,自我太强,导致无论怎么写怎么装都是她自己的那个调子,不管搞什么噱头都没球卵用,这本《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就是装X失败的产物。她的其它作品我没看过,就这种水平也不可能让我再继续看下去,而且某瓣的读者评论貌似没有说谎,大概她也没买水军,大部分讲得都比较中肯——小聪明过度,习惯性卖弄和抖机灵,除此之外就没什么可看的了。
大概她是个不用为钱发愁的中产文艺青年,当过编剧,游历过欧洲,在世界各地识人无数,对于把身边的人写进小说有一种天然的责任感,这可能也是编剧的本能。如果她在作品中罗列的那么多作家不是装X的话,阅读量应该也很多,可惜下笔却是这个鬼样,只能说没有才华还要强行表演的样子实在可怜得够呛——有识人的本事却没有写小说的能耐,大概她就是个编剧命。当然她笔下的人物都是都市青年,背景也往往是世界各大城市,角色的苦恼基本都来自学业、感情、写作还有自我改变这类形而上的东西,很像欧洲文艺电影里那些苦恼、茫然的年轻人,但他们的痛苦说白了其实就一个——吃太饱撑的,居然还闲的嗑药,我敢说有机会饿上两天就什么苦恼都忘了。考虑到现在国产剧基本无视底层穷苦,作为编剧的大头马是这种风格倒也不算奇怪,无非又一个苦咖啡派的变种罢了。但我倒不是在批评她,毕竟当今能写苦难的年轻作家不多,陈春城这样的文艺范才是主流,而杨知寒这种没经历过苦难却能写出苦难的天才就更是稀有动物了。总之,这本《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只有第一个同名短篇值得一看——我也不好说这是小说还是故事,反正挺有意思就是了,写作班这种扯事大家也都经历过或者见识过,我不想多谈。第二个《婚礼偷心指南》也比较戏谑,写出了当今城市青年的感情现状,但受某部电影影响太深,因此不太推荐。全书八个故事大部分来自作者的亲身经历,结尾那个无比矫情的跋已经坦白了一切,可见她不管想出什么形式,都依然跳不出自我的樊笼——这正是杨知寒高出本文其他美女作家的根本所在。
看了这几位,我也不敢说很了解当今美女作家群体的现状,毕竟从上世纪90年代青春文学的兴起到今天严肃文学的回归,出名的美女作家实在太多,饶雪漫、七堇年、笛安、王苏辛、刘雪婷……还有好多写岁月静好鸡汤文的老阿姨小阿姨们,我一个都没看过,也不想去看,以后大概也不会看了——这是一类很常见的群体,在各个圈子里负责提供意淫式的关系纽带,把其他谁也不服谁的男作家们联系在一起,也即是所谓的花瓶角色——虽然她们本身可能很无辜,也许压根没这么想过,但这就是事物的客观结果,她们也因此或多或少得到了一些额外的照顾,所以杨知寒这样真正有水平的美女作家才让我觉得意外——我开头说的“半个”是长相问题,不是水平问题——如果以后再有这样的美女作家出现,我倒是不介意带着点意淫的念头,买来读一读的。
(全文完)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