谄媚录 十 李林甫利己
谄媚之人,各有所长,但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嘴甜,会哄人开心。
如果要论嘴最甜,最会哄人开心,恐怕得数李林甫。
丁谓的谄媚,体现在行为。
易牙的谄媚,体现在心狠。
秦桧的谄媚,体现在狡猾。
赵高的谄媚,体现在狡诈。
安禄山谄媚,体现在低劣。
董贤的谄媚,体现在卑贱。
勾践的谄媚,体现在隐忍。
石敬瑭谄媚,体现在卖国。
严嵩的谄媚,体现在文采。
李林甫谄媚,体现在嘴甜。
李林甫的嘴有多甜呢?跟抹了蜜一样。而且他的心思狠毒,犹如长剑会刺人,所以流传下来一个成语:口蜜腹剑。
李林甫是皇族旁支,其太爷爷跟李渊是同一个爷爷的堂兄弟。武则天上台之后,皇族受到清洗。因为是远支,而且家族人才凋零,李林甫从小就父母双亡,由舅舅姜皎和姨母养大,这才没受到重视。
武则天还政于李家,之后又经历了几场政治风波,一直到唐玄宗时期,李林甫才逐步走进了权力的核心圈子。
唐玄宗年轻时期也算是英明神武,知名宰相轮番登场。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个个都是一代名相。然而,他们在位的时间都不长。唐玄宗并不是唐太宗,他没有那个纳谏的肚量,只想找一些听话、喜欢顺应他的人。
这正好是李林甫所擅长的。李林甫虽然不学无术,但擅长讨好别人,而且办事能力也确实很强。
李林甫没有拉拢同僚。他很明白,朝堂之上的官员各自都有自己的打算,说不准哪天就会在他背后捅刀,根本不可能跟他形成一个稳固的阵营。长久靠山的只有皇帝。
李林甫谄媚皇帝的手段非常简单:想方设法笼络住皇帝身边的人。
他到处撒钱,收买了无数嫔妃、太监、宫女,包括皇宫里的马夫、御厨,一个不漏,在宫里建立了牢固的情报网,唐玄宗的一举一动都摸了个清楚。
玄宗决定任命韩休为相,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李林甫耳朵里。李林甫立刻跑到韩休家里,“我向皇上保奏你为相,皇上已经批准了…”
韩休感动不已,之后不遗余力提拔李林甫。
李林甫的一张甜嘴,可以很快知道别人想要什么,于是投其所好,让别人为自己所用。
比方李林甫得知玄宗挚爱武惠妃,并且喜欢武惠妃的孩子寿王,不喜欢太子,于是就向武惠妃表示“愿保寿王”,一句话就使双方瞬间结成了共同进退的生死盟友。在武惠妃的支持下,李林甫后来数次得到提升。
李林甫擅长揣摩别人的心思,把话说到别人的心坎里。然而,媚上之人必定欺下。谄媚者不遗余力讨好别人,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这一点在李林甫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他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利己。
李林甫妒贤嫉能,跟人说话时虽然常常喜笑颜开甜言蜜语,让人感觉非常舒服,但话里藏着很多陷阱,让人放下防备后被他所诱惑,说出他愿意听的内容。因此被人们称为“口如蜜,腹中藏着杀人的剑”。
唐玄宗想选拔贤士,李林甫害怕那些有能力的人威胁到他的地位,于是设法让应征者一个都没有入选,并在玄宗面前夸耀:天下贤士已经都聚集在朝廷中了,这次来应征的都是一些粗野之人,不值一提…
玄宗信以为真,大肆庆祝。在这次“野无遗贤”的笑话中,大诗人杜甫是被筛选下来的贤士之一。
李林甫使唐朝政治走向被个人左右的极端,有能力的人无法得到重用,建立起来的制度也无法延续。
朝中再无能人,李林甫又怕那些边关将领凭借军功“出将入相”,于是重用边关胡人,让其长期领兵,作霸一方,这是导致安史之乱的最根本原因。
不择手段利己者,最终误人误己也误国。
李林甫一生心胸狭隘、精致利己,最终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在他为相后期,年老昏庸的唐玄宗迷恋杨贵妃,李林甫嘴再甜也没有了机会,杨国忠趁机诬陷他谋反。
谄媚之人,最终败给了同样谄媚之人。
唐玄宗逐渐疏远了李林甫,李林甫在抑郁中去世。在他去世之后,杨国忠依然设局坐实了李林甫谋反的事情。当时李林甫还没有下葬,唐玄宗剥夺了他的一切荣誉,将他的家人后辈全部流放岭南,并劈开他的棺材,剥下朝服,以庶人的礼节下葬…
生未受辱,死也清算。这就是谄媚之人的下场。
李林甫一生谄媚,擅长诬陷别人,最终也败给谄媚者,被诬陷而身败名裂。
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