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创作·3|被动创作
文/大龙
在《论写作的本质和性质》一文中,我们谈到,第一种性质的写作,是被动创作的过程,而它本身就是以这种被动的方式写成的,下面就具体谈谈这个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这篇文章不仅适合于文学作品和文字作品,也适合于人类其他作品的创作,包括音乐,舞蹈,美术,影视等艺术形式,还适用于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发现和历史、政治、经济、管理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发现及技术工程领域的创造。 甚至包括创造性商业产品如软件、手机、人工智能产品的开发。总之,这篇文章谈论的被动创作过程,适合于人类的一切创新性智力成果的创造。确实,还没有一篇谈创作的文章,真正涉及到如此广泛的主题。它是一篇真正首次触及到创作本质过程的文章。
当然,这篇文章只谈论过程,并未揭开其机理和运做机制,这留待后来的人们进一步揭开。
被动创作是一个作者有机会创造出优秀甚至卓越作品的最佳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在创作过程中,最不费力的一种方式。所以这是一个有志于成为优秀甚至卓越创作者所需要了解的方法。当然,达成被动创作还是有一点难度,这个另外再谈。
01 被动创作基本过程
所谓被动创作,就是作品被正式诉诸表现形式,如文学作品动笔之前,其实基本已经接近创作完成。这件作品,在作者心中早已成形,在动笔时,只是被动的用它的表现形式如文字或图形等记录下来而已。
到底怎么回事呢?下面以《论写作的本质和性质》的写作过程来详细说明。
确切的来讲,那篇文章受到了两本书的启发。我当时在读两本书,一本是艾德勒和范多伦合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一本是梁文道的《我执》。如果把第一、二、三种品质分别标为C、B、A,那么我可以断定,《我执》是一部达到了A-品质也就是接近神性品质的作品。而《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B+品质的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正如书名指出,这是一本谈论如何阅读的书。但确实也是人类迄今为止,关于阅读这件事情谈论得最好的一本书。当我读到书中的内容时,书中的描述和我自己的阅读体验简直如出一辙。但是我自己从来没有这样去总结和表达过。而作者总结和表达的精彩程度,简直是无以复加。本来它也可以成为A-的作品,差一步就可以完成了,因为谈论神性还是太少,也太偏实用性,这样缺欠了文学性和艺术性。但它确实是一部关于阅读的永恒经典。
一个有志于成为优秀甚至伟大作家的人,如果不看这本书,那一定是莫大的损失。因为阅读和写作本来就是一件事,那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同时,一个音乐,美术等其他艺术领域,甚至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及技术工程领域,等等所有领域的人员都应该好好看看这本书。尤其教育领域的人更必须阅读,因为我们在上学阶段,真的很少受过真正的阅读的训练。很多人都宣称自己在读书,但却只有极少数人能领会到读书的真正奥秘和掌握真正的阅读技巧。这本书提供了这方面的绝佳指导。同时,这不仅是一部谈阅读的书,还是谈论通过阅读如何来达到自我突破和自我提升的书。我也后悔很晚才读到这本书,不然我可以更早将自己的阅读水平和理解力提高到一个更高境界。因为其实我多年前就买了这本书,但不知为何一直没有去读它,也许是遗落在某个角落了,现在又以某种神奇的方式出现在我面前。既然你现在也读到了这篇文章,了解到有这样一本书,那就应该尽早去阅读它了。它真的妙不可言。绝对是我大力推荐的少数书籍之一。
《我执》主要谈论的就是真理和神这个主题。而阻碍我们接近真理和神的障碍,主要就是因为我执。书中大量用恋人隐喻真理,谈的分别是知识、语言、名字和文字等等障碍或执。这些隐喻真的非常绝妙,当我读到时简直要拍手叫好,同时也会心一笑。这本书给了我真理隐喻的绝妙的启示,或者说真理的表达的绝佳方式。
当我准确揭开了这本书的隐喻的面纱时,我和作者的心灵就完成了一种沟通。
这就是缘起。我想找一篇谈阅读和写作的本质的、接近神性的、完整的论述性文章,确实没有找到。所以,我只能勉为其难,自己来完成它。
所以,当我读这两本书的时候,那篇文章的素材其实就已经准备好了。剩下的就是一些孕育以及结尾工作了。我把阅读这杖硬币翻转过来,变成写作,然后让它接近神性。或者反过来说更准确,让神性通过谈写作这件事情完成它的表达。这样,毛毛虫(素材),经过发育变为了成蛹;而成蛹也很快要完成破茧的准备,剩下的,就差羽化(文字)成蝶(文章)了。
而羽化的过程也很快,因为发育得已经相当充分了。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所有的文字在我头脑里流淌,几乎无法停止。它们几乎要冲破我的脑袋倾泻出来。
就是有个东西在我的心中孕育,然后在我的脑里成熟。现在它要破壳而出。我没办法阻止这个过程,不然就会很痛苦。换句话说,我只是被动的接受了它的安排,然后通过我的指端变成文字。
这就是所谓的被动写作也就是被动创作的过程。也就是蛹化为蝶的过程。但蛹就是蝶,蝶就是蛹,它们是同一个东西,只是换了一个表达形式。但因为有羽(文字)的存在,人们反而认不出那个背后的神性和真理了。
如果你仔细阅读过刘欣慈的《三体》,其中有一段关于写作和创作的描述,和我这段描述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但粗心的读者可能会忽略那段绝妙的文字,那段文字绝对不比它的科幻情节来得差。我断言刘欣慈也是少数窥到了写作的真正奥秘的作家,他描写的那段文字其实是他创作的亲身体验。
当然,你可能会说,孕育的过程不也是主动的构思吗?这里确实有一点点构思的成分。但其实我不愿意用构思这个词,因为这个词太主动了,而我谈论的这个过程和通常所说的构思有完全不同的品质:如同胚胎,只要子宫的环境是安全的,养分的供应是正常的,那么它就不再需要借助任何外力和任何主动的行为,它自然而然就在发育中。它是宇宙的内在的力量,生命的内在的力量在驱动。被动创作所创造的东西和活的生命是一模一样的。
02 被动创作详细过程
这样吧,我把这个过程说得更详细一点。有三关键的点帮你识别是不是被动的孕化过程。也就是灵感来临和演化的三个点或三个阶段。
第一个点是当这个主题需要被表达的时候。这时你会听到你内心的一个声音在跟你说这句话:“表达我吧"。你真的会很明确的听到这句话。这时,孕育正式开始发生。你可以想象成受精卵正式着床了。因此,第一个点可以称为”着床点”,也叫“主题宣示点”,或称灵感来临点。
写那篇文章的灵感来临的那个点,就是我读《如何阅读这本书》时,发现它是一本关于如何阅读的最好的书,但仍然有一遗憾点,就是缺少神性这点,同时,偏实用性而缺少精密的论述。这时,一个灵感的内在的声音就来临了:快补全我吧。于是我接收到了这个讯息:写一篇关阅读的本质和性质的文章,来弥补这点。
然后胚胎就开始持续进行发育。在发育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可思议的”奇异”事情。也就是某些所缺失的材料和片段,会以你所意想不到的方式突然出现在你面前。几乎不用去寻找。可能是一本书,会突然出现在你面前,你打开的时候会发现,你阅读的内容正是你所需要的,从而补全所缺失的片段。当这样的事情不断发生时,你可以确认,演化阶段的第二个点已经来临。这个可以称为“胚胎成形点"。确实,由于资料和片段的补全,这个时候胚胎已经可以看出人形了。由于出现了一些奇异的事件,所以也叫“奇异事件点”。是的,如果是被动的孕化,奇异的事件总是会发生。因为宇宙要让你进行表达,所以如果有什么东西缺失,宇宙就一定会帮你补全。所以这也叫做"主题显化点”。关于显化的更具体的阐述,可以参阅杰德·麦肯纳《灵性的自我开战》这本书。
还是以那篇文章为例。我这个时候还欠缺一点关于神性的表达的指导。而这正是《如何阅读这本书》中欠缺而需要补全的的。奇异的是,这件事情很快就出现了。也就是梁文道《我执》这本书,不知道为何突然出现在我面前。我当时其实有其他的阅读计划,但不知道为什么,有一个声音一直跟我说,读读这本书吧,读读这本书吧。于是我只好翻开《我执》进行阅读。惊奇的是,我很快发现,这正是我所需要的书:它对神性的表达,绝妙到难以复加的地步。它大量使用恋人这种绝佳的隐喻来暗示真理。这正是我需要学习的一点。
同时,另外一件奇异的事情也发生了。就是,我写作两个月,刚过10万字。诗歌和散文一起,共有62篇文章,差不多对半开吧。这对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为我身体不便的原因,一直以为无法完成写作。但这个小小的成绩,促使我要去写一篇文章,谈谈写作这件事情。
这时,发育的过程就发生了一个变化:我实际上是应该写一篇论写作的本质和性质的文章。但因为写作和阅读其实是硬币的两面,这样一个新的想法马上就产生:我这篇文章应该同时适合于阅读和写作。
实际上你可以做一个实验:把那篇文章中的写作和阅读置换,把读者和作者也置换,然后稍作调整,其实同样是成立的。
而这,正是神性的本质所具有的特点。如果不是这样,那就不是神性的本质。虽然我没有像梁文道那样使用恋人这种隐喻,但我仍然学到了使用另外一种隐喻:用写作和阅读本身来做隐喻,让它来指向神性。
如果你对奇异事件感到不解,或者有兴趣,可以参看斯科特《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这是一本论述心智成熟之旅的著名心理学著作,第四章就谈到了很多奇异事件,而且他的一些章节也是和我这样类似的方式写出。这样可以打消你的疑虑,以为这个是我杜撰出来的。其实很多著名作家如刘欣慈、斯科特等,他们都在使用这种方式创作,只是他们可能没有明显谈论或只是稍许提到这点。
最后那个阶段,就是要快要成熟的那个阶段,也就是胚胎快要分娩的那个点。这时会经历分娩前的一些阵痛,孕妇对此应该有很清晰的体验。这时,思绪和文字就像瀑流一样,快速的在头脑中形成,几乎无法阻挡。最后几乎快要撑破你的脑袋,冲壳而出。这叫“分娩前点”或“瀑流点”。
你也许听说过或经历过“思如泉涌”。但这里所说的“瀑流”比“思如泉涌”程度要深。主要的差别就是,在瀑流中,程度无比剧烈,且被创造的东西确实是活生生的,几乎无法分辨现实和虚拟的差别,甚至比现实更真实。如果感到有疑惑,可以再回去看看《三体》中关于活生生的人物创造那段描述,是大致类似的。
我正在孕育的首部长篇小说,情形也与此相同。情节和人物栩栩如生的在脑中出现,几乎比真实还真实,我甚至认为他们已经和我一起生活。我现在还未诉诸笔端,因为只有部分情节如此,尚未完整。其他缺失的片段,其实也在以一种叫做隐式创作的方式在孕育中。长篇小说的被动创作过程会稍微复杂一点,其实是多个螺旋形的隐式创作和被动创作的叠加。关于隐式创作和长篇小说的创作问题,我在后面的文章中单独讨论。
接下来就只是收尾工作,也就是用某种形式如文字被动记录下它们而已。作品这个”孩子"就这样被生下来了。
这便是主动创作和被动创作的分水岭:在主动创作中,当动笔时,创作才刚刚开始。而在被动创作中,当动笔时,创作基本上接近结束。
当人们问米开朗琪罗,你是如何雕刻出大卫的?他说:我在一块石头上看见了大卫,我要做的就是把多余的部分去掉罢了。
是的,真正卓越的艺术作品,基本上都是以这种方式完成的。
注意,当我谈论被动创作时,并不是在谈,先构思好了再动笔。这不是我的重点。被动不仅体现在用文字记录时,也体现在孕育的过程中。所以,重点在于,你需要仔细识别前面三个关键的点是否出现。仔细的体会其中的差别:是自然的孕育,还是靠手工捏造一个人形。
许多创作者都会经历第一个点。但经历第二,尤其第三个点,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这些点经历的越多越频繁,程度越深,就说明被动创作的程度也越深,创作出优秀作品的机会也越大。事实上,一部作品的优秀程度和一个作家或创作者的成熟成度,确实是和他被动创作的深浅程度成正比关系的。被动创作程度指数确实是一个绝佳的指示器,可以帮助作家或创作者来衡量,自己当前处于什么水准。同时也为作家或创作者指明了他努力的方向:越来越成为深度被动创作的选手。
03
这便是被动创作的详细过程。也是一个作家或一切人类智力成果的创造者需要努力达成的过程。
但究竟如何做到,这确实是个谜。但也不全是。要达到被动创作,还是有迹可循。我们对作品的被动孕育过程,对胚胎的孕育过程,尽管无法了解其内部机理,除非我们化身进入到胚胎内部,观察并和他一起成长。但我们对胚胎的造成,也就是受精卵的造成,还是有所了解的,那就是男女双方的结合,另一个说法就是爱情的结晶。
如果你想了解如何达成创作,或者想了解如何让自己的被动创作越来越深,下一篇文章《谈隐式创作》,将为你揭开部分的面纱:为你找到这份爱情----和你未来的一部杰出作品相恋的方法。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8979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