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不是家校捆绑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进,家校沟通已经成为现如今最普遍的促进家校共育的标配,传统的学校教育,已经成为过去,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合作也促进了教育整体的发展。然而,一直以来的学校教育突然转变为家校合作,难免会用力过度,进而把教育推向另一个极端。
1、家校分工
以小学为例,从如今的教育现象来看,学校教育的目标一直很明确,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这也是小学教育的一致口号。
但是口号似乎只是口号,因为学校的教育目标似乎变了味儿,把学习成绩凌驾于所有教育之上。家校沟通的目的,几乎都建立在孩子的学习上,没有为孩子的潜能开发提供帮助。一开始的学校教育本来就很单一,如果再来联合家庭教育把学习作为教育的唯一目标,教育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如今的小学生心理问题不断攀升,家校“合作”也绝对脱不了干系。
学校是大环境,也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共同作用,想要改变,也许要从整个系统上来做调整,我们普通家庭只能听之任之。但是家庭教育是每个家庭都能把控的,假如父母能认识到,孩子的学习应该是多元的,不仅仅依靠老师的三尺讲台才能学习,也许孩子的整个学习生涯才能顺利度过。
那么作为家庭这个小个体,能为孩子带来什么样的教育呢?说来也不难,那就是缺什么补什么。如今的学校教育,已经把学习成绩奉为神祗,孩子的其他开发都不重要了。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等几乎都被主课占用,孩子的德育、体育、美育都要为其让道。所以,家长就要为孩子把缺少的教育补回来。
虽然大多数家长都重视孩子的兴趣爱好,也都为孩子报了课外班,但是满满当当的文化课已经让孩子喘不过气来,如果再给孩子报几个课外班,那么孩子的自由时间已经被排挤在外了,不但没有给孩子松绑,反而把孩子仅有的自由时间都剥夺了。孩子和家长都唉声载道,教育的焦虑就没有停止过。
2、给孩子松绑
那么孩子的教育真的就无解了吗?其实,教育已经在一部分家庭悄悄得到改善。在教育的难题上,突然出现了另一种声音:不要太配合老师。这个观点一出,也许有很多人不能接受,因为我们太仰仗学校教育,对学校的依赖程度已经让人失去了独立的思考。我们不敢违背老师分配的任务,不敢与老师对立,更不敢为孩子松绑。
之所以不敢,是因为我们不敢承担改变之后可能带来的后果。万一给孩子松了绑,我们突然失去了掌控,孩子因此往坏的方向发展怎么办?也许这是大多数家长的心声,他们并非不知道孩子的困境,而是害怕失控。之所以害怕失控,首先是不信任孩子,其次是没有把目光放到孩子的整个学习生涯上来。
其实我们问自己几个问题,也许就不会迷茫了。
问题一,孩子的学习,真的只能依靠学校吗?是不是在家里一样能学习?(退一步看问题)
问题二,学校的步步紧逼,让孩子的学习更自觉了还是更敷衍了?
问题三:孩子是否厌学,是否经常说不想去上学?
问题四:学校教育是否为孩子的下一步做了衔接?小学老师有没有考虑过孩子能否能坚持到初中,甚至更远?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这些问题应该由谁来承担?自然是父母来承担。为子之计深远,只能是父母。
不配合老师,不是要跟老师对立,而是要有清醒的认知,认清学习的目的,如果此路不通,就要另辟蹊径。
3、严厉的超我
除开孩子的学习外,父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假如孩子总是围绕着学习,心理空间就会变得狭窄,也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的价值观也会变得单一,会把成绩作为衡量优秀与否的标准。其次,家校合作的大网会阻碍孩子的人格发展。
精神分析有一个概念叫“超我”,这个概念是我们的人格结构,指的是社会,老师,父母,权威等对我们道德的打压,如果超我太过严厉,一个人的人格就会被严重打压,创造力与生命力也会萎缩。
孩子是学习的第一责任人,在学习这么重要的事情上,如果孩子没有自主权,学习对于他们的意义就不会深刻。所以,父母应该为孩子的学习保驾护航,而不是配合学校对其打压。
其实老师的目的也很简单,教好学生,做好工作,假如我们有更好的方法,有好的建议,老师通常都会接受。因为好的家校共育,不是只有眼前的分数,而是应该合力把孩子护送到更大的舞台,更有意义的人生。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