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达克之于上海建筑 在城市不同角落对话相逢
上海有永不拓宽的马路,不允许做出任何形式的拓宽,规定街道两侧的建筑风格、尺度都要保持历史原貌,徒步在这些马路的街头巷尾,不经意间就会邂逅邬达克的作品,从外滩源到法租界各区域都有,我虽说是卖房子的但不懂建筑,没有那种不拘泥风格 中西合璧等建筑风格的描述,就是走在上海的街头不知是马路成就了梧桐树,还是梧桐树衬托了建筑,在这里漫步的感觉就是繁华却不喧闹,我想你来过也有同感。
我在上海哪面墙上还是哪个文创店看到的一句话,邬达克之于上海就像高迪之于巴塞罗那,我虽身在巴黎理想是两年后加盟皇家马德里,没有去过巴塞罗那。但上海可以很轻松的到达,在上海闹市或角落,都有可能和邬达克的建筑相遇 。
和建筑相遇那就不能不提到设计建筑本身的人,他在上海的29年间留下百余栋风格各异的历史建筑,近70栋保留至今,邬达克出身建筑世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征召入伍,在被俘后押往西伯利亚战俘集中营,在转移战俘的途中,跳下列车,一路向东逃亡,经哈尔滨辗转来到上海。
和他之后很多上海经历过的人们一样,匪夷所思的传奇故事层出不穷,从只有一只破皮箱到坐拥一条繁华之路的富翁,从水果店的学徒到青帮大亨,同样在乱世的上海,一个逃脱的战俘只要你有本事,也照样英雄不问出处,邬达克在洋行谋得职位,很快在上海建筑行业展露自己,在自立门户之前他的作品多为古典主义风格,这也和他供职的洋行所推荐的主流建筑风格同步。
自立门户后,他不断寻求突破在建筑中尝试各种风格,拿大光明大戏院来说,地处复杂的旧建筑夹缝中,地基狭长不规范,邬达克将观众台布置成钟形,与门厅中线形成扭转,充分做到因地制宜,这段是网上找的不懂建筑的我也就是看看建筑本身,到是同样找到的和后来发现但当时没有去考虑的一个事情,就是在你我都会去打卡的诺曼底大楼,当时我也想出了在五路交汇口因地制宜的建筑风格,能吸引这么多人的还有什么?
后来无意中一篇文章中看到,武康大楼之所以火爆“架空线入地”要记上一功,我才突然想到这里的建筑上空确实没有天线,原来只有舒朗的天际线,才承托出诺曼底大楼本身的魅力,也彰显出邬达克建筑风格的独特,这背后是现代科技和多个部门的合作才有的结果。
说到他的设计建筑,不得不提的就是他在上海的住所,他曾四度设计和建筑住所,新华路上的哥伦比亚生活圈,和为感谢孙中山之子孙科为其解决沐恩堂项目出现的问题,完工后一天没住就低价出售给孙科的“孙科别墅”,还有他离开上海前一直居住的达华公寓。
战争将一位建筑奇才推到上海,上海也成就了这位建筑奇才的辉煌,我们不需要多懂建筑风格,只需要漫步上海街头,在永不拓宽的马路上,在城市的不同角落里,和他和他的建筑相遇 对话,读懂或者看懂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