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个很老实的人,记住三个成语典故,内心就通透了

为什么老实人总是吃亏?为什么说“不让老实人吃亏”?

生活总是矛盾的。人们维护老实人的利益,建立和老实人的情感互动,并且相信老实人的靠谱的,同时又给老实人贴上软柿子的标签,想要从其身上得到好处。

通常,老实人的性格特点会被人拿捏得稳稳妥妥的:习惯性顺从别人;不太会说话;不喜欢参与社交活动;言语过于实在;做事循规蹈矩......

社会千姿百态,做什么样的人,妨碍不着别人,但是你要混得如鱼得水,或者说生活要更好一些,就得积极改变自己,不要原地踏步。

如果你是一个很老实的人,记住三个成语典故,内心就通透了。

01

从井救人:帮人,先保护好自己。

春秋时,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宰予,常常睡懒觉,对礼仪规矩也不很上心。

师徒一行去蔡国考察时,孔子给大家讲,什么是仁义,什么是见义勇为。

宰予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旁边的学生推醒他。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是问:“老师,有人掉进井里了,跳下去救助,是仁义,不去救,就不仁义。到底如何?”

孔子说:“另外想办法。”

顺着孔子的话,我们可以想象到这样的画面:拿出很长的竹竿,伸入井底,然后找几个人,把井里的人拉上来;用绳索也可以。还可以用抽水机,把水迅速抽干;找一块泡沫,让井里的人抓住,上浮到井口......

老实人的眼里,见不得别人落难,这是优良的品质,值得点赞。但是帮助别人,不一定会得到对方的认可,甚至可能会被讹诈。

因此我们用好“从井救人”的方法,等一等,根据情况来做好事,避免任何的冲动。

在你稍微等待、思考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事情的真相,从而知道如何开始下一步了。

鲁迅先生提出过一个观点:痛打落水狗。也就是说,一些不怀好意、不懂感恩的人,就是落难了,救助的时候要谨慎;如果是十恶不赦的人,不仅不要帮助,还要防止恶劣的事情,死灰复燃。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体现了这个成语的内涵。同伴落水了,救助的方法不是跳进水里去捞,而是打破水缸。

用最正确的方法帮助别人,关键时候想一想,自己就不会被伤害了。

02

加减乘除:做人,一开始是靠自己的。

作家刘绍棠在《蛾眉》里写道:“他躺在炕头上加减乘除:不栽梧桐树,招不了凤凰来。”

加减乘除的本意是做算术题,计算事物此消彼长的变化。

人生不是一成不变的,总得跟着外物而变。同时自己的内心世界,智慧,家庭情况,朋友圈等,都在变化。

老实人往往不善于变通,因此做事总是不利索。另一方面,老实人不喜欢求人,或者求人的时候,怪不好意思,常常是为难自己。

要这样想:既然自己不善于和别人打交道,打交道时很容易吃亏,那就索性不要主动去加入任何圈子了,专注于做自己。

唯有自己强大了,才能“呼朋引伴”,找到能和自己一起奋斗,一起获利的人。

算来算去,唯有自己最靠谱。

1952年暑假,刘绍棠回到家乡,看到村里生机勃勃,觉得应该写点什么,但是无从下手。

有一天夜里,他找了个空地,刚刚睡下,就听到了布谷鸟的叫声。他听着,布谷鸟在叫——“光棍好苦”。于是乎,他灵机一动,想到了爱情故事,写成了《青枝绿叶》。

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有所获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从学到的很多东西里,找到自己想要的精华,那么就变成了真正的智慧。

交友也是如此,不在乎多,而是要有质量。高质量的社交,其根源就是——“自己有价值”。

人生价值,是老实人头上的光辉,也是社交、办事的筹码。

03

谈何容易:说话,该闭口就闭口,及时止损。

西汉官员东方朔,能说会道,知识渊博,他常常向皇帝提建议。虽然他说得很费劲,但是皇帝充耳不闻。

东方朔叹息一声,说:“从前,吴王鼓励大臣们提建议,但是大臣们却摇头,说,於戏!可乎哉,可乎哉,谈何容易?”

作为下属,要让自己的建议被上司采纳,是有难度的。如果遇到不贤明的上司,也许他习惯了阿谀奉承,压根就不想听真话。

我们都希望遇到唐太宗这样的上司,能够把逆耳的话,当成美言,厌恶别人的吹捧。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唐太宗。

老实人在职场,在生意场,都要对身边的提建议,要聊天。但是自己说话很直接,也很中肯,导致言语失去应有的作用。

不擅长于的特点,应该如何改正呢?那就是积极地意识到局面的变化,不要多说,尤其不要触怒别人。

少说几句,多听大家说什么,反而能够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你还可以采用书面的形式去表达自己的心声。

多说无益,不如闭嘴,另外找机会,另外想办法去交流。

04

从成语典故里,你会发现,老实人也不是没有翻身的机会,不是不能社交,只是方法要对路。

做人不要太固执,也不要逼着自己变成不老实的人,千万不要走极端。

帮助别人时,考虑自己的退路,彼此受益。

人际交往时,要自己做大做强,不要讨好。

开口说话时,话不要脱口而出,少说多听。

任何一种特点的人,都有软肋,扬长避短,相机而动,就对了。

愿你,做人老实之时,还要带着聪慧的头脑。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9201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