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的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一一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

拿着最低的工资,干着单位最苦最累的活,似乎是“二等公民”,自尊心严重受虐······劳务派遣用工形式,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

第三方劳务派遣通常简称为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把劳动者派向用工单位,再由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

这种用工形式,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发生于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用工单位向劳动派遣机构支付服务费,劳动派遣机构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并缴纳五险一金。

由此形成三对法律关系:派遣机构与用人单位是劳动派遣关系;派遣机构与被派遣人是劳动关系;被派遣人员与用人单位是劳务服务关系。

与一般企业的劳务派遣用工不完全一样,体制内的劳务派遣用工名义上是由用工单位会同派遣机构进行招聘,实际上是由用人单位主导的招聘。用人单位根据用人的实际需求和政策要求,进行公开招聘,确定人选后再由派遣机构与被确定的拟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因此体制内的劳务派遣人员与用工单位关系相密切,归属感更强。体制内的用工单位也会更多的督促、关心、培养劳务派遣人员。

近年来,由于编制管控严格,公务员省考一年仅有一次,事业编的考试也越来越少。一些体制内的单位为了解决人手紧缺的“老大难”问题,通过第三方劳务派遣机构招聘工作人员成为一种常用的方式。

而相对应的,由于大学毕业生数每年攀升,2023年高达1158万人,加上宏观经济不景气,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要考进体制内的正式编制绝非易事。无奈之际,很多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选择劳务派遣用工形式,把其作为进入体制内的跳板,一边工作一边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备考。

编制性质:体制内的劳务派遣人员,虽然不算正式的编制,但也纳入编委办的管理体系严格管理,依据人事相适的原则核定每个单位的劳务派遣人员指标。用人单位没指标不得招聘,要使用核定的劳务派遣人员指标须事先报批。财政部门则根据编委办核定的人数按照规定的标准预算人头经费。

工作强度:体制内的劳务派遣人员主要是从事一些辅助性工作,如机关办公室的文秘、信息员、办证人员或者网络维护员,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辅助执法人员。但也不排除有些劳务派遣人员充当了单位的主力军,肩负着重任,他们往往拿着最低的收入,干着既重又累的差事。

工资待遇:单位正式在编人员的工资待遇是执行国家有关人事政策规定,有明确的标准,按照职务、职级、职称、级别来确定的。而劳务派遣人员虽然与派遣单位签有劳动合同,但一般工资标准都是事先合同明确好的。

目前一般是财政总包经费每年7万元左右,扣除五险一金部分,每月实际到手4000元还不到,没有年终奖,收入低得可怜,对于没有住房的毕业生来说,交了房租就所剩无几。可以加入工会,每年有2000元左右的工会福利。可享受带薪年休和参加有限的工会活动。公安、交警、城管、市场监管等执法部门的劳务派遣人员待遇略高一些。

晋升空间:单位的正式在编员工一般可以根据工作表现、自身能力进行岗位调整和晋升。而劳务派遣人员实际在用工单位工作,表现的再好也难以在用工单位获得提拔。派遣机构也不会提拔晋升,因为压根儿就不在公司实际工作。

最近政府对劳务派遣人员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为鼓励他们积极表现,争先创优,对工作一定年限、表现优秀的经用人单位考察推选,可录用为特需岗劳务派遣甚至政府雇员,但必须由用人单位拿出2~3个劳务派遣核定指标冲抵,这又增加了实施难度。特需岗劳务派遣每年包干费用10万+,扣除五险一金后,每月收入达到1万元左右,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务派遣人员的收入。

稳定性:由于劳务派遣,总体上是属于临时用工,不像体制内正式编制“铁饭碗”那么稳定,随着机构改革推进和财政预算紧缩,一有风吹草动,随时将面临裁员下岗的风险,岗位稳定性很差。

收入待遇低,工作辛苦劳累,缺乏归属感,劳务派遣往往成为毕业生走上社会寻找工作的权宜之计,并非长久之策,很多毕业生仅将劳务派遣岗位作为进入体制内的跳板。在考公务员和事业编一时无法上岸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先进入劳务派遣岗位就业,一边工作一边复习备考,同时积累工作经验。

当然,也有很多劳务派遣人员由于自身学历、年龄等原因,想考取正式编制有难度,把劳务派遣岗位视作毕生的事业一辈子默默奉献,如公安、交警、城管很多的辅助执法人员,勤勤恳恳一直干到退休,为此我们要向他们的付出和奉献致敬。

作为用人单位来说,招聘劳务派遣,好处是增加了用人的灵活性,降低了用人单位的行政成本,避免了劳动争议、裁员解聘等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烦。

但也存在一些负面效应。由于收入待遇低,很难留住人。人员频繁流动,严重影响队伍的稳定,不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不利于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招聘劳务派遣用工,也是体制内用人单位的权宜之计。今后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推进,肯定会找到更好的路径。

进入门槛:招聘程序和公务员、事业编录用考试大同小异,需要经过公开发布招考公告、报名、笔试、面试和考察等必经程序,但操作起来简便易行,基本上由用人单位主导,难度要低得多。面试有时候就是问问情况,简单聊聊便可,进入相对容易一点。

劳务派遣用工人员和体制内正式在编人员同在一个单位工作,收入待遇迥异,这是真正的“同工不同酬”。这微薄的收入与他们辛勤的付出极不相称的。针对这一特殊群体,政府应尽可能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建立逐年收入增长机制,所在用人单位应该多予关心。

同时,建议政府针对这种特殊用工形式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结合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尽快出台一个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的治本之策。

暂处于劳务派遣用工岗位的年轻毕业生,之一方面,既来之则安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因为即使是劳务派遣身份,也属《监察法》监督的对象。另一方面,在坚守岗位同时,强化学习、勤练内功、增长才干,积极应考。星光不负赶夜人,你的孜孜以求,成功将向你招手!

年近花甲,码字不易,欢迎各位友友伸出你的金手指多多“点赞”、多多互动交流,您的“点赞”和肯定,是我坚持下去的不竭动力!

版权声明:
作者:倾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9365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