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阅读流于形式……
阅读会是一种形式吗?
今天下午,轮到我班孩子去学校阅览室读书。40多个娃跟在我身后,蹦蹦跳跳地来到阅览室。
阅览室门开着,负责管理的老师已经在等候了。我把孩子们领进去,指导他们挑选合适的书籍。毕竟是一年级的娃,识字量太少,适合他们阅读的只有极少数绘本和注音版读物。
原本寂静的阅览室,因为孩子们的到来而顿时热闹起来。尽管我一再强调阅读时要安静,孩子们也无法静下来。
叽叽喳喳、嘻嘻哈哈……
我注意到,活泼好动的孩子总会不时找旁边的同学说话,或者跑上来换书。真正能够静下来阅读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孩子。
一节课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40分钟,孩子们应该是觉得时间太长了。我说下课的时候,孩子们呼啦一下全跑上来了。
难道不应该有个别舍不得放下书的孩子吗?
我心里念着,遗憾地发现:没有!
想起自己小时候,读一年级时根本没见过课外书的模样,我真的特别羡慕现在的孩子。
孩子们到底看进去了多少,我不得而知。但对于这一项活动,我始终认为收效甚微。孩子们吵吵嚷嚷的,真没几个能静心阅读的。那么,走进阅览室,充其量只能感受一下阅览室的氛围,只能借此机会播撒下阅读的种子而已。
也许,偶尔的形式也是需要的。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