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教学的方法指导课,应该怎么上?——综合实践课堂听讲有感

今天上午,综合实践活动、劳动课堂展示和年度总结活动在师大附属滨江学校开展,作为学校代表,我和玲姐参加了全程,再一次感受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无限魅力。

活动由一堂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指导课开启。围绕“巧设标签更韵味”的主题,六年级的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呈现了一堂目标明确、技巧明晰的课堂。首先是回顾之前的课堂内容,明确这节课的任务是:设计标签。然后通过课前的调查了解,学生们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标签构成:有哪些要素,老师再进行引导和归纳,总结出:取名、图画、文字说明、广告语、其他,这几个主要内容,然后就根据这几个内容,进行具体的指导。

从身边常见到的商品名称、图画、广告语等入手,用文字、音乐、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知道标签设计的小技巧:取名可以有叠词法、谐音法、寓意法、直观通俗法;图画有色彩相配、引人联想、突出特色等;文字说明有品名、规格、保质期、生产日期等;广告语可以体现在标签上,也可以不体现。再比较同学设计的两款不同标签,知道要风格鲜明,新颖有趣。

在明确方法后,老师就给出要求,学生自行设计。然后就是学生分组上台展示,生生互评,推荐评优。还有和现场老师互动,投票评选,再颁发奖项。课堂结尾,是建议学生根据之前的点评,课后修补,完善作品。

这样的方法指导很具体,很贴近生活,很有实践性,学生可以完全从课堂上认识到不同商品的宣传特点,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到设计的方法技巧,这是我的课堂上欠缺的。做设计的方法指导课,我自己也有上过,是带着任教班级的学生画葫芦的产品设计图,但没有提前布置任务,也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所查找到的资料也比较单一,就是让学生们看一看不同的葫芦产品,大致知道一下设计图要有的文字说明和图示详解,就让学生去尝试设计。没有像今天的课堂一样丰富多彩,准备充分。

但我也有疑惑,听过的几次方法指导课都是最少一个小时为上课展示,所以能展现一堂很完整很清晰的课堂,指导-归纳-实践-展示-评价,流程很清晰。但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只有四十分钟的课堂,可能才指导完,就没有给学生实践的机会了。然后综合实践课,一周才上一次,就算你布置了作业,也常常只有几个学生完成,甚至可能一个完成的都没有,所以最好的方法指导课,就是能在课堂上就把指导的内容给操作了,能在学校做的,就在学校做完。可实践操作是需要时间的,一节课的时长只有那么点,指导的内容太多了,实践的时间就少了。怎么能恰到好处的让指导和实践相配合,不要让指导的方法停留在理论,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版权声明:
作者:主机优惠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9511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