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清玄 《从容彼岸是生活》 (js008-r2402)
近日,读了林清玄著的《从容彼岸是生活:一滴水到海洋》(R442-2342)。
喜欢林清玄清新的文字。
林清玄的文章源自对生活的思考又超然于生活,在平淡平和中娓娓道来,小中见大,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和欣赏。
世上万事万物并没有绝对的价值,缘于了解的深浅而显示价值的高低。
事物的价值源自人心的价值,如果心的价值不被发现与确立,事物的价值也就得不到确立了。
有绝对价值的人,吃饭喝茶中都有深奥的境界。
当一个人的心没有价值观与质量感时,当一个人的心只有垃圾时,所看见的世界也无非是垃圾。
智者,只是清明;觉者,只是超越;大悲者,只是广大。
他们并不是用皮肉另塑一个自我,而是以活生生的血肉,作人的圆满、作心的清明、作环境里的灯火。
“静心”与“思考”不只对于书道有用,人也应该使“静心”与“思考”成为本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在每一个静心的地方、思维的地方、专注的地方、观照的地方,禅意正在彼处。
品茶可使人静定心神、清除杂念。
喜欢日本茶道的四个最高境界:“和 敬 清 寂”。
“和”是“心存平和”,
“敬”是“心存感恩”,
“清”是“内在坦荡”,
“寂”是“烦恼平息”。
“和”是“报冤行”。即使是生命中最大的困顿,也能与之处于和谐的状态。
“敬”是“随缘行”。感恩那些使我能随顺生活的事物和人,对它们有崇仰之想。
“清”是“无所求行”。是内心永远晴空万里,有亮丽的阳光,无所贪求和企图。
“寂”是“称法行”。是止息一切波动,安住于平静。
“和敬清寂”不是呆板的,而是活泼的,就像火炉里的木炭经过热烈的燃烧,保留了火的热暖,而不再有火的形貌。
人在烦恼烈焰之中亦如是。
燃烧过后,和合相敬,清朗静寂,但不失去智慧的光芒与慈悲的温暖。
道的追求不是独存于世间之外的,悟道者当然也不是非人,只不过是他体会了更高的心灵视界罢了。
道心与诗心都离不开情,不是不能离开,而是不愿离开。
见地是为了提升境界,实践是为了印证境界。
前者是未登山顶而知道山顶有好风光,后者是一步一步地登山,一定要爬上山顶的时候才能同时汇流,豁然贯通。
事实上,实践了什么才重要,见地反而是次要的。
运动场上的世界纪录,年年都有人打破,证明了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肉体的开发能不断创造佳绩,如果人愿意在精神和性灵上挖掘,不也能走向无限的巅峰吗?
接待每一刻的时间就好像接待每一位远来的贵宾,要静定心神、清除杂念,把最好、最纯净、最优美的心情,拿出来款待名叫“时间”的这位贵宾。
因为它和我们相会只是一刹那,它立刻就要远行,并且永远不会回来接受第二次款待了。
我似昔人,不是昔人。
由于流逝的岁月,似我非我,未来的日子,也似我非我,只有善待每一个今朝,尽其在我地珍惜每一个因缘,并且深化、转化、净化自己的生命。
在坚持之中,就算结局不是轰轰烈烈的成功、也是磊落光明的失败,总是会留下一脉青山与一汪碧水的你。
如果失去坚持,成与败都是迤逦而令人烦恼的。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