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到自然成

今天是2024年1月2日。

很久以前的一篇日更文里,我曾写到:我不断告诫自己,不做知识的搬运工,要不断把理论融入实践,不断在实践中收获新知。知行合一,在坚持中使得学习能力拾级而上,并能逐渐摆脱低层次的勤奋和努力。

纵观今天的课堂,我的最大的感受确是来自延时服务的作业辅导。在逐个的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很多的学生课堂上还是听了的,问题在于总是在应用过程会出现一些差错。当然,这样的说法前提是学生还有一定的向学性。

毫无疑问,学校教育的实质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为学生的成长赋能是因人而异的。而我们的课堂能在多大程度上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扎实基础也是因人而异的。那么,如何评价一所好的学校呢?又如何去界定一所学校里好的教育和老师呢?

昨天盘点了自己评完了二级职称以来的成长中的大事记,发现了活动是学习的灵魂。重点在于多学习、少做无用功,也是需要动脑筋的。我们早已习惯了开启大众化模式,以为人云亦云才不至于吃亏,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教育的前进步伐其实早已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来说,教育是属于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其特殊的属性:相对独立性。倘若一味地追求片面的效率,那必然是更加可怕的。

为更好的教育而来,课堂就不能仅仅只停留在管理层面的思维上。在不断的课堂实践中,我越发地感觉到了这些年里读的书在隐形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譬如良性竞争。今天讲的一个知识点,观点清晰、步骤完备、操作性强,这确实是我之前所不能做到的。当然,这也正印证了一个观点:教师做更好的自己,才能给学生更好的教育。

每天都要为了微小的改进而努力,这句话是莫国夫说的,适用于课堂、日常思考和常态化的成长。因为,学习者要具备开放的胸襟这已实属不易,很多的道理都很大,效果都不显著,其问题就在这里:不同人的话语场域的差异真的很大。

教育要面向未来,这一点我们有足够的信心。但,教师素养不够的问题不能片面与所有教育问题划等号,有些确实是师能的问题。可以预料,未来的教育,首先需要的是一批不靠培训成长起来的真正具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的高素养的教师。他们才是教育改革的主力军。

做务实的行动派,坚守心中理想的高地,朴素地去实现着,相信功到自然成。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9594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