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他人故事,品百味人生
这几天刷爆屏的年度账单,为不与时代脱轨,我与友人们也翻出账单来翻谈了一番。其中一友人的账单再一度刷新了我对“自律”这一词的理解,他把自己的生活当做运营一家公司来经营管理。列出那精细的账足矣令我惊奇,做出月度预算,预算的执行,月度结算,结算的结转和调控,甚至一些财务的知识我听的都懵懵懂懂状态。
在我的认知中,他是一个节俭的人,攀谈中确实如此,按其列的预算来看待仿佛合乎其理,一切均在把控中(引入话题:每次逛街所购置货物很少有他自己的东西,衣物简洁干净但没新品,他母亲翻开柜子他才发现他挂着那几件外套都是六七年前的产物),可奇就在于他每个月都超支四千起步。我特意拿来分析了一番,在他所列的预算里都是用于自身,含交通、话费、生活杂快(买菜、吃饭、水果、学习、装扮、运动、娱乐等)列的很细,他的月末结算都控制在月初预算中,之所以超支均在额外开支中。
究其因探其果,依据于账单,挖掘他的故事——顶级自律的人是有多优秀。
我提了一个质疑:每个月所超支的那么多钱均不是花在自己身上可否考虑过值否与当,因为其中很多东西是个正常人均会考虑的到,这么一操作会不会把其它人给养懒养废,后续过多依赖而失去自辩自理的基本生活技能。他提了一个观点:小孩应当要无忧无虑(这点我是理解的),老人拼搏一生,此时更应该像小孩般无忧无虑(这点被他说教了)。他的世界里不再是他自己的世界,是大家的世界。父母的药物,家里的日用品均在刚好缺乏时给备齐,家人们都很惊奇他有预测的功能(只分享他家庭的一小片段,其余略)。他分享了一个观点:哪里有什么未雨绸缪,都是铭记于心。之所以要把自身的结算控制在预算之内是对自己的要求,说明自己是合格的,额外的每一份开支均是生活的喜怒哀乐,不在自己的计划里但却丰富的自己的生活,都照着计划走的生活是无味的,其中出现的小插曲是生活的调味剂。钱不值钱,它本是一种等价交换的货币,用货币换起自己想要的生活,它就是值钱的。我这辈子不会也不可能是个很有钱的人,但应该会是一个生活的很丰富的人,会有很多值得讲的故事。
三观伴随着疑惑一点点的解答变得更加的明朗,按理购物一件新品是一件很令人开心的事,奈何不为自己添置几件新衣裳,用的电子产品和家电换的高档些,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从而更能增加自己的一个愉悦感,把自己当成家庭主妇般料理家里各种琐事。梦想于心,实现与否那是未来的事,当下把自己活好,把每一天都活的精彩,未成大业前律心做好小事,什么身份就做什么事,把事做好做精。如农民务农确实辛苦吧,但一农民说过一句话:老百姓本就应该辛苦啊,务农哪有不苦的,苦就可以偷懒甚至不做了吗。各行各业通俗易懂的成功道理却很少有人能够执行。得益于有备无患,也许过多的选择害了不少人,工匠精神在逐渐的泯灭,众多行业水平没有那一伙用一辈子时间来深耕的人做为支撑在逐渐走下坡路(有感而发,有点偏题)。
记忆中他回复了我,他陈诉对于物质的需求不多(年初还是买了条裤子)(ŎдŎ),简简单单,吃饱穿暖,出行便利足矣,更多是挖掘精神方面的需求,亲情富足,倾情奉献换取来的愉悦会更加持久,有时候话语表达不出那种愉悦而不想笨拙的仅用“好高兴,好开心”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还需要多读书啊!他的故事待续,因为好多品质和事迹待挖掘。前段时间现场听一名在一行业某一区域领头二十几年的人(某某985著名校友)讲了一个很幽默的笑话:奉献对自身是有益的,会以某种形式传达回到自身,我们身边最切身的体验是它以一种容颜耐老福寿延绵的形式回馈于我们,你们看看,就坐在这边的xxx,76岁啦,退休后一直置身于奉献中,多精神硬朗,看不出来吧!我希望我到这个年纪时候也是如此。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