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亭」
“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
亭是园林中重要的点景建筑,或建在花间、或设在水畔、或置于山巅、或隐于竹林,供行人休息、乘凉或观景。
其建筑特征是“有顶无墙”,以单柱或多柱撑顶,四周敞开,一般无窗,四周设有座位可供人们休息或观景。也有的亭子中置有一个小桌,供人下棋、饮酒。
亭顶多为攒尖式的,常见的有三角亭、四角亭、六角亭、八角亭等。亭子的柱上也常常挂有楹联,以增加游者情趣。
「台」
“台,观四方而高者。”
台是最古老的园林建筑形式之一,《园冶》中言:“园林之台,或掇石而高上平者;或木架高而版平无屋者;或楼阁前出一步而敞者,俱为台。”
台本是指高耸的夯土构筑物,以作登眺之用(如烽火台),秦汉以后日渐式微。目前遗留的古典园林中使用较多的台则是另一种形式。是建筑于高于地面、露天的、表面比较平整、开放性的露台式建筑,多建在高地或临水的池边。这些台的作用乃是供纳凉赏月之用,一般称作月台或露台。台上可以有建筑,也可以没有建筑。规模较大、较高者便叫坛。
古时的台主要用于操练点兵和观赏戏剧之用,在园林建筑中多与楼廊亭榭相结合,供人眺望山林之景色。
「楼」
“楼,重屋也。”
《说文》中,楼的解释为:“重屋曰楼”。在园林中一般用作卧室、书房或用来观赏风景。
在园林建筑中多为两层,个别三层。楼在战国时期即已出现,最初主要用于观敌瞭阵,后来发展成为供人居住的住宅。
楼的造型多种多样,但园林中的造型是一层为厅堂式建筑,外部设有立柱,用以支撑上层建筑,并形成一种外廊。
楼的二层设有窗。若楼与楼之间的二层相通,称之为“串楼”。楼内有廊相通,可绕行一圈的,称为“走马楼”。
「阁」
“重屋为楼,四敞为阁。”
阁与楼似乎总是连着出现。阁与楼的相同点是两者均为“重屋”,也就是说楼与阁都是两层或以上建筑。阁与楼近似,但体量较小巧,可以看做架空小楼层。阁四面皆有窗,且也设有门,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 供人环阁漫步、观景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阁的室内,天花板与二层楼板间有结构层,就是通常说的暗层。暗层也是区分阁与楼的重要特征。
阁有时也特指女子的卧房。
「轩」
“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也是古典园林中起点景作用的小型建筑物。多为高而敞的建筑,居高临下,于下处仰望,似有升腾飞动之感。轩式类车,取轩轩欲举之意,宜置高敞,以助胜则称。
与亭相似,同是供游人休息、纳凉、避雨与观赏四周美景的地方,多置于高敞或临水之处。
轩的形式类型较多,形状各异,是一种点缀性的建筑,体量不大。
「榭」
《释名》云:榭者,藉也。藉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是“建在高土台或水面上的建筑。”
榭是一种借助于周围景色而见长的园林休憩建筑,其特点是只有楹柱和花窗,没有四周的墙壁。有花榭、水榭等之分,隐约于花间的称之花榭,临水而建的称之为水榭。现今的榭多是水榭,并有平台伸入水面,平台四周设低矮栏杆,建筑开敞通透,体形扁平。水榭的主要功能是用来点缀水景,供游人观赏水景,在旅游中亦常作茶室之用,游人在此一方面可休息纳凉,另一方面还可品茗观景,一举多得,所以它是驻足观赏水景的理想之地
榭不但多设与水边,而且多设于水之南岸,视线向北而观景。建筑在南,水面在北,所见之景是向阳的;若反之,则水面反射阳光,很刺眼,而且对面之景是背阳的,也不好看。
「廊」
廊是连接两个建筑物之间的通道。
上有顶棚,以柱支撑,用以遮阳、挡雨,便于人们游走过程中观赏景物。
它既有遮荫蔽雨、休息、交通联系的功能,又起组织景观、分隔空间、增加风景层次的作用。
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双层廊和单支柱廊五种。
按廊的总体造型及其与地形、环境的关系可分为直廊、曲廊、回廊、水廊、桥廊等。
「舫」
舫是仿照船的造型,在园林的水面上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型建筑物,供人们游玩设宴、观赏水景。舫似船而不能划动,故而又称之为“不系舟”。前端有平硚与岸相连,模仿登船之跳板。放在水中,使人更接近于水,身临其中,使人有荡漾于水中之感。
图片均来自网络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