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 》:用人生写出优美的散文(待推,勿赞🙏)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从没有这样为难的感觉。想为一本书写书评或者读后感而去读它,结果听了一遍后竟找不到一点写作的冲动。完整仔细地阅读了第二遍后,竟还理不出写作思路,无奈只好读了三遍。

这部作品就是作家余华的散文集《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

人说,面条煮三遍给肉都不换。今天的这篇文章算是煮过三遍之后的感想吧,自我感觉味如嚼蜡,一锅烂饭权作充数了。

一、作品与作者

余华先生是国内早已成名的顶流作家,阅读了他的散文集《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我深深地陷入了其中,长久而不能自拔。作为他的同龄人,他的散文中所描述的那个时代背景和他的生活经历,我是多么熟悉,自然会感同身受。读着那些苏州评弹一样的节奏缓慢、平和婉转的文字,他少儿和青年时代那些鲜活的生活画面不禁跃然纸上,跳进我的脑海之中,搅动了大脑深层沉睡的细胞,唤醒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如果说余华的小说是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品,那么散文则更加体现了他的艺术思想,也最接近现实生活中的余华。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看起来不过是一本散文集,其实他是用余华先生半生来写就的。 这部散文集分为《一个记忆回来 了》《文学·音乐·旅行》《活着,为了讲述》三辑,全书收入散文32篇。其中第1辑11篇,主要描绘了余华先生曲折坎坷的成长经历和对往事的追忆与深思,从中可以窥见他的价值观以及文学观的形成过程和深层背景;第2辑15篇, 主要披露了余华对文学、音乐以及两者间相互关系的深邃而独到的见解,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对东西方文化的认知; 第3辑6篇,通过与友人的友情和一些社会活动,让我们一窥他内心深处对文学、写作和人生的理解和认知,以及对整个社会和历史的反省。

这部散文集大多数是叙事性散文,当然也兼有一些议论性和抒情性的。尽管只辑入了32篇散文,可期中涉及的时间跨度很大,从余华懵懂的少儿时期一直到成名已久的中年时期,因为这部散文集表达的内容和思想实在是有些杂泛、独特和深邃了,让我感觉到沉甸甸的厚重。先前在番茄小说网里完整地听了一遍有声读书。去年国庆长假期间又在微信读书里一字一句地阅读了第二遍。一直想写篇读后感,抒发一下心中的感受,好让沉甸甸的内心轻松起来。可每当准备开场时,却觉得毫无头绪和思路,总觉得以自己浅陋的学识和认知无从全面地理解和解读作品。及至想方设法购买了原版的纸质书,静心第三次读完了全书后才感觉到心里些许踏实和稳当。

余华先生的小说创作之路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1983年,23岁的他发表了首部作品短篇小说《第一宿舍》。其成名作是发表于1987年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后来,他与马原、苏童、莫言、史铁生等一批青年作家群体被誉为当时的先锋派作家。

提起自己的写作成长之路,他说:

我这个小镇牙医白天拔牙晚上写作,完成一个短篇小说总是先寄往《人民文学》或者《收获》,被退回来后寄给《北京文学》和《上海文学》,再被退回来就再往重要性低一些的杂志寄,我的手稿去过很多有文学杂志的城市,比我后来三十多年去过的城市还要多。
当时我们家有一个院子,邮递员总是隔着围墙把装着退稿的大信封扔进来,我父亲听到“啪嗒”一声响亮的声响,就会对我说,又有退稿了。有时候一封轻薄的信飘进来,我父亲会说,这回有点希望了。
这样的遭遇一直持续到1987年,《十八岁出门远行》等一些后来被称为先锋文学的作品发表后,引起其他文学杂志编辑的关注,他们给我写约稿信。我从胡乱投稿变成应约写稿,当时的感觉好极了。我把几封约稿信摊开来向我父亲展示,父亲问我什么意思?我说,我出名了。

看起来,名人也是普通人,他们也不是一夜间突然成为天上的星星,他们与普通人一样会遭遇成长道路上的挫折和坎坷。很巧合,正是发表了《十八岁出门远行》后,他才真正走出了家门,远行步入了文学界。

二、用人生写出的散文

余华最为出名的作品是长篇小说《活着》,而这部散文集的名字《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又与“活着”有关。再读他的其他作品,比如《十八岁出门远行》《许三观卖血记》等等,从他的作品中,你自始至终能读出一种生活的厚重感,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和人生的艰难。读他的作品,你也许会感觉到那一丝丝压抑的气息,而读过之后,你会长久地惦念作品中的人物和他(她)们的命运,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我以为,余华先生始终关注着普通人的命运和生活,并以他们的命运沉浮作为自己文学创作的源泉和焦点。“活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事物所活着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的,所有的生活都充满了财富 ”,“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以替代的”,“《活着》告诉我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每个人的生活是属于自己的感受,不是属于别人的看法” 。“活着”、“生活”这两个字眼反复出现在他的作品中,可以说是他心目中始终如一的观点,反映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对每一条普通生命和人性至高无上的尊重。

人们都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每一个作家的作品,无不深刻地透射出他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和人生思考。作为上世纪1960年代生人,余华从小经历的那个时代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充满了惊涛骇浪或者说翻天覆地的时代,而他生活的小县城和县医院又是最接近底层百姓甚至是十分独特的小环境,这对他的世界观和文学观的形成提供了厚重而独特的土壤,这就不难理解他的作品为什么那么深沉、厚重和有质感了。

我们住的胡同底,其实就是乡间了,我们长时间地看着在田里耕作的农民,他们的孩子提着割草篮子在田埂上晃来晃去。到了傍晚,农民们收工时的情景是一天中最有意思的,先是一个人站在田埂上喊叫:“收工啦!”然后在田里的人陆续走了上去,走上田埂以后,另外一些人也喊叫起收工的话,一般都是女人在喊叫。在一声起来、一声落下的喊叫里,我和哥哥看着他们扛着锄头,挑着空担子三三两两地走在田埂上。接下去女人的声音开始喊叫起她们的孩子了,那些提着篮子的孩子在田埂上跑了起来,我们经常看到中间有一两个孩子因为跑得太快而摔倒在地。

我读小学四年级时,我们干脆搬到医院里住了,我家对面就是太平间,差不多隔几个晚上我就会听到凄惨的哭声。那几年里我听够了哭喊的声音,各种不同的哭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我都听了不少。
最多的时候一个晚上能听到两三次,我常常在睡梦里被吵醒;有时在白天也能看到死者亲属在太平间门口号啕大哭的情景,我搬一把小凳坐在自己门口,看着他们一边哭一边互相安慰。有几次因为好奇我还走过去看看死人,遗憾的是我没有看到过死人的脸,我看到的都是被一块布盖住的死人,只有一次我看到一只露出来的手,那手很瘦,微微弯曲着,看上去灰白,还有些发青。
应该说我小时候不怕看到死人,对太平间也没有丝毫恐惧,到了夏天最为炎热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待在太平间里,那用水泥砌成的床非常凉快。在我记忆中的太平间总是一尘不染,四周是很高的树木,里面有一扇气窗永远打开着,在夏天时,外面的树枝和树叶会从那里伸进来。

散文集第一辑所有的11篇作品都是对孩提、少年和青年时期生活的回忆,那回忆都是满满的鲜活、真实、沉重和独特。他的小镇生活、童趣、逃学、阅读大字报、围观批斗和枪毙死刑犯的经历让我感同身受,而他整日在医院所熟视无睹的血腥、面对死亡的平静和太平间的美妙感受则可能是属于余氏的独特印记吧。也许正是它们,造就了独特的作家余华!

三、艰涩的音乐之旅

老实讲,散文集的第三辑“文学、音乐和旅行”于我而言是乏味和枯燥的,不是作家写的不好,而是由于我音乐知识的匮乏和无知。在这几篇关于文学、音乐和旅行的散文中,余华展现了深厚的音乐修养和专业的音乐史知识,以及广博的西方人文历史功底。

阅读这些看起来似乎晦涩、枯燥、专业的关于音乐的散文,你很难想象,直到33岁前的余华也还完全是一个乐盲。彼时,他单身北漂在京城,孤独的他在朋友的熏陶引领下开始听唱片灌耳音,由此踏入欣赏音乐的殿堂,也该算是大器晚成,后来居上诶。

这里我们略去专业性,仅从文学和音乐之间的关系去理解和想象生活的美妙吧。

这是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大提琴和塞尔金的钢琴。旋律里流淌着夕阳的光芒,不是炽热,而是温暖。在叙述的明暗之间,作者的思考正在细水长流,悠远和沉重。即便是变奏也显得小心翼翼,犹如一个不敢走远的孩子,时刻回首眺望着自己的屋门。

音乐是流动跳跃的文字,音乐艺术和文学艺术在叙事方式上的相通之处,带给他创作的灵感和启迪。

那一小段抒情的弦乐轻轻地飘向了空旷之中,这是我听到过的最有力量的叙述。后来,我注意到在柴可夫斯基、布鲁克纳、勃拉姆斯的交响乐中,也在其他更多的交响乐中“轻”的力量,也就是小段的抒情有能力覆盖任何巨大的旋律和激昂的节奏。其实文学的叙述也同样如此,在跌宕恢宏的篇章后面,短暂和安详的叙述将会出现更加有力的震撼。

关于灵感,他从音乐史的研究中受到启发,而这种灵感对于艺术创作是无界的。

从苏格拉底到马尔克斯,有关灵感解释的历史,似乎只是为了表明创作越来越艰难的历史。而究竟什么是灵感,回答的声音永远在变奏着。如果有人告诉我:“人们所以要解释灵感,并不是他们知道灵感,而是他们不知道。”我不会奇怪。

关于音乐与色彩的关系,我们看看余华的研究近乎专业和体系。

对康定斯基而言,几乎每一种色彩都能够在音乐中找到相对应的乐器,他认为:“蓝色是典型的天堂色彩,它所唤起的最根本的感觉是宁静。当它几乎成为黑色时,它会发出一种仿佛是非人类所有的悲哀。当它趋向白色时,它对人的感染力就会变弱。”因此他断言,淡蓝色是长笛,深蓝色是大提琴,更深的蓝色是雷鸣般的双管巴松,最深的蓝色是管风琴。当蓝色和黄色均匀调合成为绿色时,康定斯基继承了印象派的成果,他感到绿色有着特有的镇定和平静,可是当它一旦在黄色或者蓝色里占优势时,就会带来相应的活力,从而改变内在的感染力,所以他把小提琴给了绿色,他说:“纯粹的绿色是小提琴以平静而偏中的调子来表现的。”而红色有着无法约束的生气,虽然它没有黄色放肆的感染效果,然而它是成熟的和充满强度的。康定斯基感到淡暖红色和适中的黄色有着类似的效果,都给人以有力、热情、果断和凯旋的感觉,“在音乐里,它是喇叭的声音”。朱红是感觉锋利的红色,它是靠蓝色来冷却的,但是不能用黑色去加深,因为黑色会压制光芒。康定斯基说:“朱红听起来就像大喇叭的声音,或雷鸣般的鼓声。”紫色是一个被冷化了的红色,所以它是悲哀和痛苦的,“在音乐里,它是英国号或木制乐器(如巴松)的深沉调子”。

马拉美似乎证实了一个道理,一个男人一旦精通了色彩,那么无论是写作还是调情,都将会所向披靡。而余华早早地明白了这个道理,他是一个成功的作家,更是一个成功的男人。

四、活着就是为了讲述

几十年来,余华的作品已经被印成十几种文字发行到了30多个国家,中国的土著文学随着他的作品走向了亚洲、北美和欧洲,又一次印证了艺术作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著名论断。

如今,成名已久的余华早已步入甲子之年,思想和专业也早已步入成熟期,他也成了国内诺贝尔文学奖陪跑率第一人。成名后的余华一方面仍然笔耕不辍,不断创作新的令人震撼的作品,多部作品屡获国内外奖项;另一方面,“活着,就是为了讲述。”他也在用他的热情、专业和深度在各种讲座上、在大学的课堂里、在国内外的签售会、在别人作品的序言里向世人们讲述和传播着关于文学写作、关于文化、关于历史、关于生活、关于音乐,关于旅行……,这种讲述促进了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国度、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而写作,正是其中他最擅长的讲述方式。

"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 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 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

我想这就是文学,文学中的情感就像河床里流动和起伏的水,使历史、风俗和景色变得可以触摸和可以生长。

生命不息,讲述不止。对于余华,未来,我们仍将期待。

版权声明:
作者:Mr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9694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