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穷小子逆袭成宰相,为何一个遗臭万年,一个扬名万世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夫子说,富与贵,人人都喜欢,但不是正规得来则不要。贫与贱,人人都讨厌的,即使一个有仁道修养的人,对贫贱仍旧不喜欢的。可是要以正规的方法上进,慢慢脱离贫贱,而不应该走歪路。

夫子接着讲:“君子去仁,恶乎成名?”他说一个人去了“仁”字,就没有中心思想。即使其他方面有成就,即使再有钱,智商再高,学识再渊博,也不能哪得名为君子呀!

所以做学问的人,“无终食之间违仁”,就是说没有在一顿饭那样短的时间违背了仁的境界。“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事业的成功靠仁;倒楣的时候不颓丧,也靠这“仁”的修养而安然处之。

说到穷困潦倒,一下子就让我想到了姜子牙。

相传姜尚的先世为贵族,故为吕氏,曰吕尚。姜子牙家道中落,至姜尚时已沦为贫民。为维持生计,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宰牛卖肉,又到孟津做过卖酒生意。作为一个“士”,却做着“商”的活儿,谁人能说你不爱钱、不怕穷呢。本来想着做几年也就算了,没想到一直穷到了暮年。

姜子牙难道是没能力、没谋略获得功名与富贵,只能等着别人来发现吗?怎么可能!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评论:“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姜尚实为中国谋略家的开山鼻祖,中国古今著名的军事家孙武、鬼谷子、黄石公、诸葛亮等都学习吸收了太公《六韬》的的精华。

聪明,其实很容易让人走上捷径和歪路。但是,太公就是不走歪门邪道,以正规的方法等到了老年,最终厚积薄发,为后人所敬仰。

同样是学谋略的、早早由贫苦人家转为一国之相的李斯,却与太公结局完全不同。

李斯的处世哲学是“老鼠哲学”。据《史记》记载,李斯年轻时在家乡做了一个小官,“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这段话的意思是,李斯在官吏宿舍厕所中,发现老鼠尽吃些不干净的东西,倘若有人或狗只走近,老鼠们还被吓得屡屡逃跑。后来,李斯进入公家的仓库,发现里面的老鼠吃仓库的粮食,居住在大房子里,没有被人或狗惊扰的担心。对此,李斯有感而发,叹道:“一个人贤德或不贤德,就像老鼠那样,看他处在什么环境罢了!”

为这一目标,李斯奋斗一生。为保住个人的富贵荣华,秦始皇死后,他辜负秦始皇信任,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四族。

毋庸置疑,李斯聪明过人,辅佐秦始皇统一中国,加强中央集权,没费吹灰之力。然而,李斯太怕穷了。

同样是爱钱、怕穷,李斯认为“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而太公卖肉卖酒,安贫乐道。对待贫穷的态度,其实已经折射了一个人对待人生的态度。李斯,步步高升、早早位居高位,但他却得时时为自己的前途担忧,甚至妒杀同门师兄韩非。最终不仅自己被腰斩,更是累及四族。而太公用直钩钓鱼,淡然以对,最后满载而归、绵延子孙。

爱钱,怕穷,谁不是这样?只要别迷失自己就好。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9699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