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错了?

该复习了,今天整理第七单元复习内容,看到“《书戴嵩画牛》这一课要告诉我们什么”这个问题,我总还是觉得这篇课文很别扭。

别扭一:戴嵩画斗牛画错了?

课文中写牧童看了杜处士曝晒的斗牛图,拍着手大笑说:“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初读课文时,想到我家曾经养过一二十年的牛,可惜我从来没有见过牛斗。那么,果真如此吗?想来牧童应该说的不错,因为他的身份在这儿,应该是天天和牛在一起,经常看到两牛相斗也应该是最正常不过的了。可是,是否牛相斗都是这样的呢?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突然就想上网搜搜斗牛视频,看看是不是真如牧童所说。可是看来看去,看了那么多视频,像牧童说的这种“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却很少看到,看到更多的情况就是如画上所画“掉尾而斗”。这时,才一下想起来,前年教这篇课文时我也查找过斗牛视频,同样对这篇课文存在疑惑。如今,这疑惑不解,我还是内心闷得慌。于是带着怀疑怀陷入思考。于是我想到了郑板桥画竹子,徐悲鸿画马。

郑板桥曾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郑板桥一生以竹子为伴,他在自家门口种了许多竹子。夏天,他在竹林中放一小床。躺着看书、赏竹、嗅竹。秋冬,他将竹竿截成小段,做成窗棂,再糊上白纸。风和日暖时,一片片竹影映在窗纸上,宛如一幅天然竹画。

徐悲鸿画的马特别生动也是和他平时注意观察马是分不开的。他受西方写实主义影响,强调对物写生。为了把马画好,专门画过上千幅速写,并亲手做过马的解剖,对马的结构、形态均了然于胸。

可以说,若郑板桥没有对各种时候各种情况下的竹子的长久且细致的观察,他不会把竹子画得那么神。若徐悲鸿不是对马做了足够的观察以及对马里里外外的熟悉,他也不会画出那栩栩如生的骏马图。那么唐朝擅长画牛的大画家戴嵩,既擅长画牛,又怎么会不对牛进行足够的观察而仅凭想象去画牛呢?所以,尽管对于戴嵩的这幅斗牛图有这样那样的故事,我还是觉得这画画得未必有错,而牧童所见斗牛,也未必就是所有的斗牛情况。

别扭二:牧童向权威挑战了?

不用说,牧童必定不识字。对于杜处士收藏的这幅斗牛图,即便上面有绘画人的落款,牧童也不认识,所以他肯定不知道这是戴嵩的画。退一步说,作为一个牧童,即便认字,他也未必知道这戴嵩是何许人。牧童看到图上牛相斗的样子和自己平时见到的不一样就拊掌大笑,只能说他天真直爽,应该关乎不到挑战权威吧。

别扭三:苏轼不知道这个道理?

苏轼是谁?是宋代文学的巅峰,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他的高度也没多少人能企及。唐代大画家戴嵩不观察好了就凭空画牛?苏轼信吗?苏轼一生在朝里做官没多少日子,在外漂泊或种地的日子却也不少,说不定他也见过牛相斗,我如是想。可是,这《书戴嵩画牛》却是他给这幅斗牛图写的题跋,而且文章的最后还写上一句“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做结语,作文章主旨。就这最后一句来说,苏轼显然也是信这牧童所言的。难道受时代条件限制,苏轼不知道这个道理?

总之,再次看到这篇故事和说道理看似顺理成章的课文,我就满脑子是问题,总感觉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认真观察;要敢于向权威挑战;要向有经验的人请教”等等,里面有些东西很牵强。

和同事们再讨论起这些,大家说不清谁弄错了,是编者错了,还是苏轼?

可我觉得怕是没这么简单。

查网上,对苏轼的这篇题跋多从艺术角度来评论,但也有的说“书戴嵩画牛背景是:于熙宁元年(1068年),其时苏轼因父丧归蜀,当时的朝政混乱,因而苏轼借由这首诗暗讥当政者不尊重现实而胡乱变法改制的错误行为”,我觉得这个说法倒是比较合理,也就是说苏轼可能就是借有关这画的故事来隐晦地表达他对改革的看法。

刚觉得想明白了这一点,突然发现,应该是我错了!这个单元训练要素是感受艺术的魅力,而我,却纠结起文章要说明的道理不撒了。不管是文章内容还是对苏轼的揣测,可能是我想多了。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9713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