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找方向,再找方法
“先找方向,再找方法”,这句话非常重要。
我举一个真实的例子。
有一个人做良久,他学习非常认真、刻苦,晨会和其他线上会议基本都会参加,而且非常多的参加线下的会议。
正常情况下他良久这个项目,做的应该是比较不错的。
但是,他做的并不好。
后来,他找我咨询。
他说完自己的情况,我立刻知道了他的问题所在。
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卖货,在卖货的路上不断磨砺自己,但是他很少招商。
我们做事情一定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学经》说:
长于治玉者,必重于理也,长于治水者,必重于导也,善行者,必重于朴。
擅长于治玉的人一定注重玉石的纹理,擅长于治水的人,一定注重对水的疏导,善于做事的人,一定注重“朴”。
对一件事情或者一个项目来说,它的“朴”是什么?
本质。
不过,我们只说本质这个词,就会觉得很抽象,没有抓手。
那么本质中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方向。
方向对了,事半功倍;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就像我上面讲的那个例子。
他的问题就是在于没有抓住这个项目的本质,根本的方向就不对。
良久这个项目,初始阶段,卖货只占20%~30的比重,招商是占70%~80的比重。
而那个人他处于初始阶段,他卖货占了自己做事的90%多的比重,这自然会带来事与愿违的结果。
那么,有人会说:商业就是怎么有利益怎么做。
这种说法依然是有问题的,而且也是方向性的错误。
我们做事情,无论是商业还是非商业,都是有道德基础的。
这个道德不仅是我们的公正贤良的品质,诚信正直的价值观,还有按照规律做事的包容。
品质和价值观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我们不能唯利是图,更不能损害别人的利益。
为人处事要坚守住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这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底色。
为什么说要有按照规律做事的包容?
因为很多事情,并不是说有利的,我们就要去做。
比如说你要培养一个人。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眼睁睁的看着对方去犯错。
有很多管理者,见识很多,洞察力很强,在别人犯错之前就能够及时的制止,甚至自己亲力亲为,帮助对方解决问题。
这样看似每件事情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事情的结果也都是好的,但是大方向错了。
因为你的方向是培养对方,而不是把每件事做得高效。
你不让对方亲自动手做事,你不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意识做事,你不让对方走完整个过程。
他怎么会有完整的意识体系?他怎么会建立独立自主的意识?
所以很多时候,眼看着对方犯错是管理者应该做的事情,这是培养人的方向。
为什么管理者不能看对方犯错?
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嫌麻烦,他们不愿意承担因为对方犯错带来损失的责任。
你想培养一个人,就要在一定程度上眼睁睁的看着对方犯错,这是一个人成长的规律。
如果你不能包容这个人正常成长的规律,你自然会进行干涉,那么这个人就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成长。
我们找到了做事的本质、做事的方向,这样我们做的事情才会更容易的达成我们想要的结果。
先找方式,再找方法,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人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按照自己固有的认知,固有的方法去做事情。
这样就会出现南辕北辙的结果。
就比如我最开始举的那个例子。
那个人,只卖货,不招商。结果是他卖货卖的不错,但是他很痛苦,项目快做不下去了。
为什么他只想卖货不招商?
因为他认知出现了问题,而且他懂一些卖货的方法,他以为只要把货买好就能得到比较高的收入。
这就犯了只用方法不管方向的错误。
“先方向,再找方法”,这个道理我应该说清楚了,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启发。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