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故事新编》278:多次劝谏的华覈故事
多次劝谏的华覈故事
华覈(219年~278年),字永先,他是吴郡武进(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人。华覈开始担任上虞县尉、典农都尉,因为擅长写文章而入京担任秘府郎,后升任中书丞。
263年,魏国大举进攻蜀国,华覈专门到宫门送上表章,阐述“唇亡齿寒”的道理,建议赶紧救援蜀国。孙皓继位后,封华覈为徐陵亭侯。267年开始,孙皓大肆建造新的宫殿,规模宏大,用珠玉作为装饰,耗资无数。这时正是盛夏农时,农业和前线守备全部荒废,华覈上书进行劝谏。奏章呈上后,孙皓根本不采纳。
华覈后来升任东观令,兼领右国史,华覈上书辞让,孙皓回复说这是人尽其才。由于孙皓挥霍无度,吴国多年积累的仓库很快被消耗一空,华覈两次上书劝谏。孙皓因为华覈年老,就下诏他可以上报草拟的表章,不必再认真誊写,华覈不敢听从。孙皓又诏令华覈草拟文章,他在旁边站着等候。华覈战战兢兢写好表章,吓得冷汗直冒。
华覈先后献上很多有益的建议,及时推荐贤良人士,替别人解释罪责,其奏章共有上百篇。275年,华覈因为很小的过失被免官,三年后去世。韦曜、华覈所写的时论奏书文章,全都流传于世。
陈寿评曰:
薛莹称赞王蕃器量超群,弘博多通;楼玄清白节操,条理通畅;贺邵厉志高洁,简明扼要;韦曜笃学好古,博览群籍,他们都是难得的人才。胡冲认为楼玄、贺邵、王蕃是一时的清妙人才,彼此差距不大。如果非要排序,那么楼玄第一,贺邵第二。华覈写文赋的才能强于韦曜,但研究典籍不如他。我读过华覈多次贡献的良谋,虽然都没有被采纳,却不失为是一位忠臣。只是这几位老先生身处孙皓统治下的无妄之世,他们身居高位,又都强认死理,能够善终的已经是万幸。
(全书完)
黄其军
作于2019年9月18日(古历八月二十)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