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双阳生活篇 4-打花棒秧歌】
花棒秧歌是双阳独有的地地道道民俗文化活动,源于清乾隆年间,兴于清末,盛于新中国成立后。
清乾隆十九年(1754)八月初二乾隆帝下关东巡视,途经苏瓦延时并未走大御路,而是像康熙爷一样绕道北行奔赴盘古屯狩猎。
经过盘古屯东部时,一条大河拦住了东巡的去路,于是乾隆帝命令官兵和村民建桥。
建桥期间,不甘寂寞的官兵在路边的开阔地燃起篝火,一边烧烤百姓送来的鹿肉和苞米,一边海阔天空地谈论各自家乡的民俗风情、地域的民歌,有说有笑有闹。
最逗趣的是有人拿起拨火的木棒击打全身不同部位并舞动起来,坐在地上的官兵见状“哈哈’大笑, 有的也捡起木棒尽情地舞动玩闹,兴致高时,还有人贴着地皮翻上翻下、滚来滚去。
官兵走后,御驾桥一带参与建桥的年轻人农闲时便凑在一块,三三两两模仿官军兵卒的动作进行娱乐。
约在1770年,当年参与建桥的有心人编写了一套从头到脚的连续动作。经众人反复推敲,形成上身六棒、下身六棒的动作,这就是最早的花棒秧歌。
乾隆五十年(1785年),一位木匠突发奇想在花棒两端凿出一拃长的空槽,把铜大钱穿上固牢。
经测试,花棒点到之处铜钱就会撞击出有节奏的“哗哗”声。
再后来,又把“哗哗”的花棒响声与大秧歌舞结合起来,并从六棒发展到二十四棒,于是苏瓦延就有了独具特色的花棒秧歌舞。
花棒秧歌是靠花棒击打人身体各部位而发出的有节奏的声响且配以演唱的一种舞蹈。
表演时,演员右手握棍棒中间,用舞动花棒敲打自己身体上、中、下三路,即肩、胸、腰、背和四肢,有时还敲打对面表演者的身体相应部位,甚至敲打地面。
舞蹈基本步法有立、跪、蹲、坐、卧、跳、跃等,基本节奏为一拍一步、一步一击。
这些动作,让花棒秧歌具有生动活泼、欢腾跳跃、酣畅淋漓的特点。
经过多年的摸索,总结出二十四棒花棒秧歌口诀:“一搐手,二抽走,三握花棒反下手,四搐胳膊肘,五搐头,六贴两肋往后溜,七、八两棒搐肩头,九、十胸前拉两下,十一、十二把腰抽,十三、十四搐大腿,十五、十六小腿走,十七、十八棒墩地,十九、二十棒点头,二十一、二十二脚内踢,二十三、二十四反踢花棒跳左右。”
花棒秧歌原是没有伴奏乐器,仅仅采用手打口唱、载歌载舞的形式进行表演。
后来,增添了唢呐、锣、鼓、钹进行伴奏。最初阶段,花棒秧歌只有男人参加,后来妇女也参与到表演队伍中。
改革开放后,又将东北大秧歌的部分表演特色融入花棒秧歌中,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使花棒秧歌表演形式更趋完美。
在表演服饰上,从身披花被面、包拎皮,到身穿彩色秧歌服,既有男装也有女装,还有男扮女装。
在表演人数上,从2人到6人、8人、16人、32人,乃至更多。
在表演时间上,由过去的春节、元宵节和其他节庆期间,发展为今天的城市、乡村百姓闲暇时的主要娱乐形式。
近年来,花棒秧歌这项文化活动在全区广泛普及。
2014年,文化部授予双阳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2019 年,花棒秧歌入选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0年,入选吉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第四代传人李丹入选代表性传承人。
2021年,抖音、快手平台视频播放量达到105万次,位居全国前十,吉林省最高。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