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的智慧。
阴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其中蕴涵了中国哲学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它最初是源自古人对自然的探索和总结,即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又引申到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等,皆分阴阳。
古人习惯用阴气和阳气来解释四季的变化和事物的此消彼长。他们认为,蒸发上升的是阳气,沉滞下降的是阴气。阳气的季节,气从大地由内而外,促使万物生长;阴气的季节,气沉滞下降,万物凋零归根。这阳气和阴气是万物的根本,如果能相互平衡协调,则四季风调雨顺,不会偏衰;如果阴阳失衡,便会发生灾难。
这种观点现在来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当时却解释了很多难以理解的现象。西周末年,太史伯阳父就曾以阴阳二气来解释地震的发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这也是史料中有关“阴阳”观念使用的最早记载。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认为,阴和阳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作用,由此才会有此消彼长的现象,这也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史记·天官书》中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古人认为,阴阳是促使一切事物产生的根本,而五行则是构成一切事物必不可少的要素。
五行,即木、火、水、金、土,这五种元素充盈在天地之间,无所不在,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维系着自然的平衡。木代表生长的物质;火代表可以散发热能的物质;土代表自然本身;水代表流动的物质,可以循环;金代表坚固的物质。木和火在土的上面,水和金在土的下面,所以木、火属阳,水、金属阴,土是中性。
顺着循环来,五行便会互相生发,即“五行相生”,如:木生火、火生土……若逆着循环走,五行便会互相克制,如:木克土、土克水……古人用阴阳与五行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来阐释一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即自然界阴阳相互作用,产生五行;五行相互作用,则产生万事万物的无穷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阴阳与五行影响深远,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已经具有了崇高的地位,而正式将阴阳与五行相结合在一起的,是战国时期的邹衍。作为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方法,同时,也是古代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等发展的基础。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