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敦煌壁画对张大千的绘画艺术,竟产生了如此重大的影响!

导语

张大千,祖籍广东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内江市,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里,接受了书香与艺术的熏陶。

张大千,是中国画坛的艺术巨匠,著名的艺术大师。他的作品体现了深厚的传统艺术底蕴,和对民族艺术的强烈自信,对二十世纪中国的画坛,具有重大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张大千,曾游历世界,获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还被称为“临摹天下名画最多的画家”。

张大千,曾在敦煌面壁两年又七个月,其间临摹了自十六国、两魏、北周、隋、唐、五代、宋、两夏、元等历朝历代的壁画作品达276幅。那么敦煌壁画,对张大千的绘画艺术究竟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一、张大千与敦煌壁画的渊源

上个世纪30年代,张大千的绘画和书法,就已经名满海内,但他并没有为此感到满足。为了探求艺术的真谛,他曾遍游名山大川,广泛结交艺术名流。

他特别重视绘画实践,认为年少时需要游览山川,心中自有丘壑意向,下笔才会胸有成竹。世间万物亦是如此,不用心观察体会,就不能体察到它的全貌,就不能感受它的性情,当然就画不出其真实情感。

上个世纪40年代初,已经步入中年的大千先生,早已临遍历代大家的遗存画作,也已非常精通明清画家的绘画特点。

随着他对传统绘画的认识,和学古人绘画范围的扩展,他已不满足于明清时期的文人画,更想进一步扩展师古画风,对古人绘画有了强烈的学习和研究愿望。而恰在此时,敦煌壁画被介绍出来,并在画坛引起了轰动。他得到这个消息时,竟然高兴的想立刻就动身西行!由此便拉开了张大千为期近三年的与敦煌壁画的亲密接触的帷幕,张大千先生也与敦煌壁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二、张大千在敦煌的两年零七个月

1941年5月,张大千携夫人、儿子、侄儿及学生等人,后来又聘请藏画家索南丹巴的四个弟子等赶赴敦煌,开启了他的考察、学习、研究、临摹石窟壁画之旅。

他们历时两个多月,一路颠簸,穿过戈壁沙滩,来到了千佛洞,这里的壁画、彩塑如此的丰富和精美,是张大千没有料到的。他开始匍匐于昏暗的洞窟角落,神游于斑斓的佛教圣境,倾倒于瑰丽的艺术画卷之中,如痴如醉。

张大千,是个喜好收藏古画的人,宋、元、明、清著名画家的真迹他见过无数,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富丽辉煌、气势雄伟的古代壁画,他看到敦煌壁画后惊呆了,也陶醉了!

他在初步了解了敦煌洞窟的壁画现状之后,认为不能急着研究和临摹,首先要认识和熟悉这些古代壁画。所以,在刚到敦煌的两个月时间里,他带领弟子们,先清理窟内的流沙和杂物,并为洞窟逐一作了编号,凭着他深厚的艺术修养,基本分辨出了洞窟壁画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便临摹出了第一批壁画,并托人带了20幅临摹画品,送到成都开办"西行记游画展"。此举立刻便引起了书画艺术界的轰动。尽管当时艺术家们对此贬褒不一,但张大千不为所动,继续临摹敦煌壁画。他看准了这些古代艺术的真正价值,准备在敦煌大干一场。

后来,画家谢稚柳也被他动员来了。谢稚柳不仅是著名画家,还是古画鉴定专家,他在临摹壁画的同时,对石窟壁画还进行了详细考察,并写成了一部杰出的著作—《敦煌艺术叙录》,这是最早的一部有关莫高窟艺术的专著。

为了临绘更大的壁画,张大千还特意从塔尔寺请了5个喇嘛来帮忙,他们在现场临摹和运用重彩的本领和能力,使张大千既佩服,又大开了眼界。

张大千师徒等人,顶着风沙,冒着酷暑和严寒,在幽暗的洞窟里忙碌着。这里远离城市,他们就住在当地的山坳里,生活极不方便,还时而受到当地土匪的骚扰。毕竟在这里呆的太久,为了坚持临摹和创作,张大千不得不卖掉一些珍藏的古画,以用作生活开支。

尽管艰苦,但张大千很清楚在敦煌的意义。尽管也有人冷嘲热讽,但画家的眼光一向敏锐。

历经两年零七个月,张大千的足迹遍及莫高窟、榆林窟和西千佛洞,他曾说过:“大千流连绘事,倾慕平生,古人之迹,其播于人间者尝窥见其什九,求所谓六朝隋唐之迹,乃类于寻梦。石室壁画,简籍不备,往哲所未闻,丹青千壁,遐光不曜,盛衰之理,吁其极矣。”。这就是张大千对敦煌壁画的情愫!

1944年,张大千从敦煌回到了四川,。“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也相继在成都、重庆等地隆重展出,画展上一个个清新绚丽、别开生面的敦煌艺术壁画,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这新颖独特的色彩与风格,使人们既感到亲切,又觉得是那的样陌生,它与明清以来的画风,形成了截然不同反差,在这宏大精美的艺术面前,人们除了激动和兴奋,留下还有惊叹和赞美!

三、敦煌壁画对张大千绘画艺术产生的重大影响

敦煌石窟,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张大千是对敦煌艺术进行全面整理、学习、临摹、继承和发扬的第一人。在两年零七个月里,张大千在敦煌共临摹作品276件。这一特殊经历,对张大千的绘画艺术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通过整理学习敦煌壁画,系统总结了壁画的历史特点和风格,他认为:“两魏疏冷,林野气多;隋风拙厚,窍奥渐启;驯至有唐一代,则磅礴万物,洋洋乎集大成也;五代宋初,蹑步晚唐,迹渐芜近,亦世事多故,人才之有穷也;西夏诸作,虽刻画极钝,颇不屑踏陈迹,然以较魏唐,则势在强弩矣。”。这些从宏观上把握敦煌艺术时代特色和风格的论断,即是放在目前来看,仍然是准确和精辟的。由此可见,敦煌壁画,赋予了张大千对自魏至西夏之间,中国绘画的精髓和绘画艺术风格,为他后续画风的改变和创新,积累了理论和实践成果。

其次,经过敦煌艺术的洗礼,他的视野更加开阔,气势也更恢宏了。他的技巧更加娴熟,手法也更多样了。他的艺术水平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从此开始,张大千善用复笔重色,高雅华丽,潇洒磅礴,他的画风也为之一变。一时被赞誉为“画中李白”、“今日中国之画仙”。

第三,敦煌之行,对于张大千的艺术生涯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此后他的人物画、水墨画色彩使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单国霖先生的一番话,恰到好处的说明了张大千设色的改变:“敦煌壁画对大千的滋养作用表现在另一个重要方面,即是色彩,他变先前淡彩为主的设色法,为鲜丽浓艳的重色,擅用石青、石绿、石蓝、朱砂等颜料,采用平涂或渲染的方法”。

从此以后,在张大千的绘画中,经常出现敦煌壁画里的石青、石绿等矿物颜色,这些颜色在张大千的作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第四,学习敦煌壁画之后,张大千自创了绘画变法,那就是泼墨泼彩。敦煌壁画规模的宏大,浓丽沉颜色彩的运用,给张大千泼墨泼彩的变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这种前无古人的方法是在泼墨之后,在墨水半干不干的时候泼彩,用色一般是覆盖力较强的石青、石绿等。有时在这些矿物颜料上再加一些水彩颜料,画面泼出效果,会显得更加的灵动和美观。

结语

张大千先生,通过临摹敦煌壁画,利用画展,让当时仍在运用文人画传统作画的画家们,注意到了敦煌壁画这颗色彩斑斓的明珠,给时下陈旧不堪的画坛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张大千先生,晚年的泼墨泼彩,给中国画坛又增添了浓墨淡彩的一笔,开拓了中国画的新纪元。在中国画史上,人们愿意把张大千先生晚年对山水画创造性的变革,看作是引导中国画走向新时代的桥梁和方向,张大千先生,也以其非凡的艺术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画坛上的大师级地位!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9921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