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成长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个人要承大任,必定要经受住冰与火的考验,这个考验的过程就叫作成长。刘庆邦的这篇《少男》就与成长有关。主人公河生是个失怙少年,他敏感羞涩,却又懂事坚强;他有责任担当,却又涉世不深十分懵懂;他感情细腻心地善良,却又面色忧郁心事重重。青少年的成长是一系列生理与心理的变化过程,然而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是心智的成熟。
少年河生,不过是十二三岁的男孩子,却满脸忧郁,幼年失怙的确是人生的一大悲剧。父亲的早逝,使生活的重担落在河生稚嫩而柔弱的肩膀上,也压在他幼小的心坎上。河生在思念亡父的同时,更多地把爱倾注在自己的姐姐身上。姐姐的婚事,使他在理性与情感中挣扎,渐渐地发生了转变。姐姐婚事的变故,令河生产生一种深深的负罪感。痛哭之余,他心里突然升起一个庄严的念头:从今以后,要好好读书。
《少男》一文的矛盾冲突首先表现为年龄与身份极不相称的性格冲突,故事的结局也是情节的高潮。姐夫退亲非但没有让河生心想事成、如释重负,相反却使河生一家人很受伤,感受到了“耍弄和侮辱”,这进一步彰显了河生内心的矛盾、纠结以及他作为“小大人”“一家之主”的责任感与荣誉感。“咬着牙对自己说,我是长子,我不哭”“嗷的一声就哭倒在地”的细节描写,写出了河生的克制、隐忍,更写出了他的自尊与伤痛。
河生在痛哭、自卑、无助中艰难成长,本文揭示出失怙孩子成长之艰辛。他们往往肩负着与其年龄、心理极不相称的重担,这对于孩子来讲,简直不啻于心灵的酷刑。但在人格心理与思想发生突变的同时,河生身上更激发出一种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向上、顽强不屈的可贵精神。
失怙少年河生敏感而忧郁,其感情细腻复杂,精神奋发向上,都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此外,简单朴素的语言与微妙细腻的心理描写是这篇小说的主要特色,浓重的乡土味与常态的生活化描写也为文章增色不少。
共有 0 条评论